第23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時卻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上古大荒,大虞王朝第一高手,鯤鵬嶺計千秋的劍道絕學,試問哪個劍修能不動心?
孫瑤道:“東海流波山,自大荒時起就是人族禁地,因為東海上兇獸遍佈,惡浪滔天,尋常修士望而生畏,已知大體方位的蓬萊仙島尚且須得劍神,劍聖那等大修士才尋得到,又何況是無人知曉的流波山?”,
陸鴻略作沉思道:“劍神,劍聖兩位前輩修為與太師父相當,再過百年我應也能到道真之境,屆時若能練成返生決便是出海也不怕了,東海雖是茫茫無邊,但一個人要是鐵了心找什麼東西總能找得到的”,
孫瑤笑道:“那便百年之後再說罷,你可別只想著計千秋前輩留下的絕學,拿人家的東西總該達成人家的願望”,
陸鴻正欲點頭,忽然想到什麼,凝眉道:“前輩,紫苑天女可是天真浪漫的性子?怎會出此下策?這兩本書若是落到良善之人手中還好,要是落到歹人手裡就不怕他去流波山盜棺取物?”,
“即便真能練成返生決,也很少有人會選擇耗費心力復活計千秋前輩吧”,
孫瑤道:“不錯,利弊取捨之下還是盜棺取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劍梟搖了搖頭:“紫苑並非天真爛漫之人,論心計她未必在屍桀女之下”,
“計千秋也不是認命待死之人,當初的大虞王朝,誰不知道計千秋不僅是大荒第一高手,更是號稱智絕天下,計蓋千秋,他臨死前不該只留下這一本返生決”,
陸鴻和孫瑤俱是眉頭一凝,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疑惑。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疑慮重重,可疑之處比之轉世聖童更多;儒教聖人歪好還算是有跡可循,東海流波山之事卻是完全一團亂麻,連蛛絲馬跡也找不到。
良久,陸鴻道:“前輩,這本書既是萬年之前紫苑放進鯤魚腹中,期望他帶到大荒,交給有緣人,又怎會一直沒有人得到這兩卷書,直到今日方才為我所得?”,
“而且,當日將這兩卷書吞入腹中的那條鯤魚應該早已化成枯骨了,這兩卷書怎會出現在鯤兄腹中?”,
劍梟搖頭道:“我亦不知,這一萬年來發生的變故恐怕只有天知道了,不過,鵬鳥和鯤魚認你為主,你能得到這兩卷書定與你身上的氣象有關”,
“計千秋和紫薇大帝的氣象”,
陸鴻點了點頭,道:“前輩,究竟什麼是氣象?”,
劍梟道:“你可知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
“自然知道”,
“盤古死後,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那便是氣象了”,
。。。。。。
第五百七十三章氣象
“人生而有氣,所謂‘生氣’,‘人氣’,‘氣息’,‘氣機’是也”,
“修道者修得便是這股氣,無論是納天地靈氣,修五行之氣還是淬鍊陰陽之氣最終都是要成就自身的這股氣,尋常人的氣羸弱式微,需‘天子望氣’之類的法門才能感受得到,修士的氣略強,但卻成不了‘勢’,只有突破了問鼎之境的大修士才能修出‘勢’,這時的勢雖然仍是和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已經強大到花鳥魚蟲都能感受到的境界了”,
“勢。。。便是那種壓迫感?”,陸鴻道,
他所遇到的一些高手,只是隨意往哪裡一戰便給人一種幾要窒息的壓迫感,讓人喘不過氣來。
劍梟道:“不錯,壓迫感因‘勢’而生,擁有‘勢’的人與人對敵時僅靠氣勢便能擊垮對手的精氣神,自添三分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