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為首,百官們齊齊上前一步,齊聲高呼:“陛下聖明!請陛下授予冠軍侯王位!”

………………………………

第三百零二章 燕王

百官們眾口一詞,元協又心意已決,任憑元起如何推辭,也無法拒絕元協的執著。當即,元協十分流利的一邊口述,一邊親筆揮毫潑墨,在明黃色的聖旨上寫道:冠軍侯、驃騎大將軍、領北方五州大都督元起,屢立奇功,平定北疆異族動亂,立開疆擴土之不世功勳,自古未聞。更兼拯救元氏於危難之際,水火之中,功不可沒。因此,今加封元起為燕王,賜九錫,享有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之特權,北方五州依舊歸燕王節制,都於燕京,國名為燕。燕王所到之處,如朕親臨。欽此!

當元協的聖旨寫完,儘管滿朝文武早就知道元協對元起的封賞一定會很厚重,但依舊吃了一驚。封元起為王,這是元協和百官們早就達成的一致,沒什麼可驚訝的;讓元起擁有入朝不趨等三項特權,也是元協早就讓元起享有的特權了,眾人也早就見怪不怪了;可是元協卻賜給元起九錫,這就有點特殊對待的意思了,九為數之極,九錫本身就代表著極高的榮譽和尊貴之意,往往被加封九錫的人,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被當做天子的接班人來看待了,一些手握重兵的人,往往要請求傀儡皇帝先賞賜給他們九錫,在大義上佔據一個名分,才好進行正式的篡權陰謀。

可是元起這次卻不同,元起受封九錫,完全是元協心甘情願的,元協的潛意思,就是用這樣一種方法來告訴全天下的人。如果有朝一日元協不幸駕崩,還有元起!元起在這一刻,被元協正式任命為下一任天子的接班人!

元協的這份心意,還有一個佐證,那就是在聖旨的最後部分。元協直言,凡是燕王所到之處,如天子親臨。元協的這句話,已經很露骨了,欽點元起為帝位第一繼承人的心思,一覽無餘。況且。元協還在聖旨中點明,元起的燕國,將定都於燕京,燕京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備用帝都之一啊,在備用帝都稱王,這種殊榮可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百官們能想明白的事情,元起自然也能想的通透。元協的這道聖旨。已經把元起放到了天子繼承人的位置上了,就差登基了,這也不奇怪,元起是元協的皇兄,如果立元起為太子,實在是有悖禮儀了。

眼見群情激昂,元起只好安慰著自己,接受了元協的冊封。領受了九錫等物件之後,元起再也不敢在京城逗留了,當即就在早朝上正式向元協和文武百官提出了辭行。

元協也沒再挽留元起,畢竟河北的戰事吃緊,沒有元起主持大局,誰也不會放心。因為戰事的關係,元起受封燕王的儀式極為簡單,並沒有設壇登臺祭告天地的一系列繁瑣活動,元協下達詔書佈告天下,百官見禮參拜之後,就算是完成封王儀式了。早朝剛一結束,元協就帶著文武百官給元起送行,這一送,就是二十里之遙。送行的路上,元協騎在一匹白色的駿馬上,一直和元起並駕齊驅,伸出右手拉著元起的左手,帶著無盡的不捨,絮絮叨叨的不停地說著話,似乎在元起面前,平日裡十分沉穩的元協,有著說不完、訴不盡的心裡話。

無論前進的速度有多慢,二十里的距離,終於還是走到了盡頭,又到了分別的一刻了。元協鬆開了右手,翻身下馬,恭敬的站到路邊,高聲說道:“為燕王送行!”文武百官連忙也都翻身下馬,分作兩列,整齊的跟著說道:“臣等為燕王送行!”

元協自降身份,像個小書童一樣給自己送行,著實讓元起的心中有些感動。元起翻身下馬,向著元協和百官們團團行了一禮,感慨著說道:“某何德何能,竟勞天子與眾位送行,實在愧不敢當。”

兩滴清淚從元協的眼眶中滑出,他用誠摯的語氣說道:“我是天子,可更是皇兄的弟弟啊,弟弟為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