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關、張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把個泰山煩躁的差點嘔吐。如果是其他人現在說出這樣的話來,說不定泰山立刻就要拔劍把他斬了。滿心憤懣之時,孫乾的一句話,讓泰山心中的憤懣消失殆盡。
“主公,聽聞是徐州刺史陶謙和北海太守孔融給元君侯報的信。”孫乾無意的說道。
泰山立刻抓住了這句話中的關鍵資訊:“你是怎麼知道的?”孫乾有些猶豫的說道:“其實,我也不太能肯定。聽說當時在戰場上,有一人曾給元君侯報信,這個人,我認識。是陶使君帳下的副將孟魁,但是天下重名重姓之人甚多,因此我也不能斷定。”
泰山低下頭在心中思索著:“在諸侯聯軍中,唯有陶使君、孔北海和某未曾參與圍剿元起之事,某不曾將此事說出,連二弟三弟某都沒有告之他們。那麼洩露訊息之人。就只有陶謙和孔融了。”
想到這裡,泰山忽然感到眼前出現了一個天大的良機,起身走開十幾步之後,招手叫過簡雍。泰山低聲向他吩咐道:“憲和,你安排幾名涿郡的老兵,到冀州境內去散佈訊息,就說給元起通風報信之人。是徐州牧陶謙。切記,不能讓他們暴漏自己的身份,暗中散播即可。另外。此事切不可讓二弟三弟知曉。”
簡雍詫異的低聲問道:“主公,你這是何意?”泰山神秘的一笑,輕輕地說道:“徐州,可是一個好地方啊,你說若是咱們能取了徐州做根基,何愁大業不成?”簡雍伸手摸了摸後腦,不甚明瞭的又問道:“可是這和去冀州散播訊息有何關聯?”
泰山轉過頭,看著簡雍,低聲說道:“憲和,你是做學問的人。這權術之道,你不學也罷。”泰山身為一代梟雄,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有其獨到之處。簡雍看不出來,泰山卻是看的很清楚。袁丁此次聯合各路諸侯伏擊元起,最後落得個雞飛蛋打的下場,為了堵住天下眾人悠悠之口,或者是為了能在一片譴責聲中,擁有足以自保的力量,袁丁一定會拿下冀州作為根基,進而以陶謙給元起通風報信為藉口,出兵討伐陶謙,從而再把徐州也攥在手裡。冀州、徐州都到手之後,青州就成了被包夾的局勢,唾手可得。當袁丁坐擁三州之地後,天下間誰還敢再議論今日之事?
所以,泰山才會讓簡雍派人去冀州境內散佈訊息,讓袁丁知道給元起通風報信的人,就是陶謙。泰山給袁丁規劃好了一個宏偉的雄圖,不由得袁丁不動心,當袁丁拿下了冀州之後,一定會按照泰山此刻的設想,攻打徐州。泰山現在要做的,就是在袁丁起兵之前,趕到徐州,仗著自己的仁義之名,先一步取得陶謙的信任,然後坐等袁丁率軍前來,自己在趁機從中取利,把徐州的兵權攥在自己的手裡。
想到以後自己將坐擁整個徐州,麾下帶甲控弦之士十數萬之眾的美好前景,泰山的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到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上表自封徐州牧,與天下英雄一較長短了。
京城,德陽殿中。大殿內的地上七零八落的散落著各種珍貴玉器的碎片。
砰——碰撞聲響起,又一件名貴的玉器被元協用力扔到了地上,摔得支離破碎。“狗賊子,這就是所謂的四世三公?這就是所謂的赤膽忠心?”元協喘著粗氣,怒不可遏的對著文武百官咆哮著。
連宇宮照烈和泰山都得到的訊息,元協沒有理由不知道。經過元起對京城的整頓之後,元協手中直接掌握著一萬多名軍士,說話的底氣也就隨之粗壯了許多,此時的元協,已經恢復了幾分天子所應有的威嚴。
暗中勾結袁丁的王諾,此刻後背上已經是一片冷汗,把朝服都打溼了。他萬萬沒想到袁丁等十二路諸侯,竟然聯手都拿不下一個元起!還好最後事情的收場還不算壞,否則的話,一旦把自己是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