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
元起的話,讓眾人都是不停地點頭,元起是超一流的武將,又是運籌帷幄、帶兵打仗的行家裡手,元鷹是治理內政的高手,錦尚是鴻儒大家。易老丈和上官逸是難得一見的經濟型人才,還有元起麾下的那些文武大臣們,以及燕京大學中的司馬徽、鄭玄和華佗等人,放著這麼多現成的名師,要是還不能把這孩子培養成出眾的人才。那這些人真的要買塊豆腐撞死了。
忽然,易老丈再次開口說道:“剛才元起說要讓把孩子培養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若就叫這孩子元始吧?”
元起差點一口氣沒憋住:這名字,也特麼高階大氣上檔次了吧。
錦尚立刻撫掌贊同道:“不錯不錯,這名字不錯。天地之玄黃,人中之驕龍。”
在易老丈和錦尚的提議之下,孩子的名字正式被定了下來。上官宓笑嘻嘻的從元起手中搶過襁褓,逗弄著熟睡中的元始,笑著說道:“小寶貝,你有名字了哦。告訴二孃,你喜歡這個名字嗎?”一瞬間,上官宓綻放出來的母愛,席捲全場……
眨眼之間,一個月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錦衣已經能下床走路了,她現在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每天看著小元始,痴痴的發呆,似乎總也看不夠,喜愛不夠。小元始滿月的這天,元起依照當初和麾下眾人的約定,在燕王府中大擺筵席,宴請眾人,並且在數日之前,就已經傳書通知鎮守在各處的牧守,讓他們政事不太忙的話,都來燕京一聚。
日照當空的時候,各路官員開始向燕王府中彙集,元起親自站在王府的門口,充當起了門童,不論來者的身份地位如何,不論是元起熟悉的老部下,還是新近晉升起來的新人,元起都表示出了極大的親切,溫和的與每一位官員打著招呼,絲毫沒有身為王者,高高在上的架子,讓那些對元起不是特別熟悉的官員,對自己的國君有了一個更直觀的印象,同時也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選擇沒有錯,為燕王效力、為燕國效力,絕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當元起把各地的官員都迎進王府之後,正準備要轉身走進府中,一道熟悉的聲音忽然從他的身側傳來:“大哥,別的人你都迎進去了,唯獨不迎一下小弟麼?”在燕國,稱呼元起為大哥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臥龍諸葛亮。在其他人口中,元起一般都會在私下被叫做二弟,或者二哥,唯獨諸葛亮稱呼元起為大哥,因為諸葛亮時刻謹記著,他在幼年路遇劫匪時,元起挺身而出,救下他們姐弟三人的恩情,從那一天起,諸葛亮就這麼稱呼元起了。
霍然轉過身,元起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左邊的正是諸葛亮,而並肩和諸葛亮走在一起,不是鳳雛龐統又是誰?
親切的笑容,爬上了元起英俊的臉龐,龐統肯來,說明他的心病已經去了大半,這是個可喜的事情。“孔明,士元,你們來了,某還以為你們不來了呢,怎麼來的這麼晚啊?裡面都要開席了,快隨某進府。”說著,元起大步走到兩人中間,伸出雙手,分別拉住諸葛亮和龐統的一隻手,領著他們向府內走去。
其實諸葛亮和龐統早就來了,經過這一個月的疏導,諸葛亮在龐德公的幫助下,基本已經開啟龐統的心結,但是龐統依舊顯得有些悶悶不樂,或許是泰山給他帶來的傷害太深了。在龐統的心傷好的差不多之後,諸葛亮曾向他提出,讓他投效到元起的麾下,共同建立一個太平盛世,對此,龐統卻不置可否,沒有明確的給出答覆。
龐統是一個有著傳統忠義情節的儒士,他深受正統儒家文化的薰陶,不能接受兄弟相殘、背信棄義的事情,所以才會在泰山麾下期間,屢屢和泰山發生不快,這也導致泰山認為他不能完全駕馭龐統,最後乾脆就把龐統拿出來當棄子,捨棄龐統而換來偌大的益州以及益州的大量人才,當初龐統投效泰山,可以說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而背離了自己的信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