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卻在之後與晉爭霸過程中,被越國偷襲以至於兵敗身死。因此夫差兵敗同開鑿邗溝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不過熟知歷史的蔡吉倒也不得不承認在大運河開鑿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王朝往往短命。吳國、隋、元莫不如此。或許真如賈詡所言開鑿大運河耗費了這些朝代的國力,從而使其迅速衰敗了下來。

然而蔡吉在心裡還是傾向於開鑿運河的,哪怕是開鑿一小段也總聊勝於無。畢竟曹操在歷史上都組織興修了六條運河。而蔡吉眼下所醞釀的運河相比曹操的古薊運河的規模可要小得多。因此面對賈詡的進言,蔡吉最終還是頗為謹慎地點頭附和道,“文和先生言之有理,那便過兩年再說。”

雖然蔡吉僅是將開鑿運河一事推後了兩年,賈詡卻並沒有繼續發對下去。其實賈詡本人也十分清楚開鑿運河將有助於蔡吉鞏固對幽州的統治。只不過蔡吉眼下在幽並兩州根基未穩,賈詡這才會反對其貿然動工開鑿運河。

且就在蔡吉與賈詡就開鑿運河一事達成共識之時,不遠處忽然傳來了一陣鑼鼓之聲。蔡吉循聲抬頭一瞧,就見幽州別駕李敏正領著田疇等本地文武官僚在一干百姓的簇擁之下朝這邊興匆匆地走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

更正一下李敏是幽州刺史,之前偶寫錯了。

——————

年近六旬的李敏如今已是髮鬚皆白,論年歲更是能做蔡吉的祖輩。但是李敏在蔡吉面前卻絲毫不敢倚老賣老。從滅袁紹到平幽並,蔡吉已用一系列的勝利向以李敏為首的幽州官僚、宗黨、豪強證明了她的實力與威信。而李敏本人更是清楚地認識到唯有仰仗蔡吉的支援,他方能坐穩幽州刺使之位。因此在得知齊侯車駕抵達薊縣後,老爺子當即便帶著一干官吏和本地名流出城恭迎蔡吉蒞臨。

當然依照中原世家豪門的標準這些出迎的“名流”不過是些有點家業的地方宗黨而已。換在承平年代莫說蔡吉這等統領一方的諸侯,就連一介縣令都不見得會將這些地方上的豪強放在眼裡。然而眼下是亂世,資源遠比名聲來得重要。哪怕是在後世擁有“小霸王”諢號的孫策,眼下亦不得不放下身段,對東吳本地的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禮待有加。蔡吉做為初到幽州的外來勢力在這方面自然也不能免俗。

面對錚鼓齊鳴彩旗飛揚的歡迎儀式,蔡吉像往常一樣擺足了與民親善的姿態。另一方面懾於齊軍在官渡之戰的威名以及最近幷州大捷的影響,薊城本地的官吏豪紳面對蔡吉這位女諸侯也是極盡獻媚之能事。

不過此等賓主相洽的景象卻讓身為錦西令的林飛看著百感交集。遙想林飛第一次與蔡吉碰面之時對方還只是一個依附在袁紹羽翼之下的奇女子,那曾想僅僅過了幾年的功夫小蔡府君便搖身一變成了坐擁幽、並、冀、青、徐五州的大諸侯。毫無疑問蔡吉是墨家這些年來合作過的眾多勢力中實力最強、勢力最大的一個英傑,就算當年的大賢良師張角也難望其背。然而作為牽針引線者的林飛卻知由於妖道于吉的多次作梗蔡吉與墨家的關係正在變得逐漸生疏。

事實上早在建錦西城的時候林飛便已瞧出了于吉的勃勃野心,同時他也心知蔡吉絕不會甘心受制於人,可以預見兩者終會有兵戎相見的一日。因此林飛一早便同於吉保持了距離,之後更是不惜聯手李敏等人以近乎自汙的方式同於吉等人劃清界線。可誰知蔡吉在於吉死後依舊對林飛等人若即若離。更有甚者蔡吉還將整個五行遁旗轉交由段娥眉來統領。對於五行遁旗被奪一事林飛倒也沒什麼不滿。畢竟五行遁旗並不是林飛的私兵,其中還暗藏有不少於吉的親信,因此將五行遁旗交由段娥眉來整頓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真正令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