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遁以自免;孟子兼愛之士,唯利萬物之為謀,故當而不辭。

今宗元處則無列子之道,出則無孟子之謀,窮則去讓而自求,(定公《穀梁傳》,求者請也。古之人重請,何重乎請,人之所以為人者讓也。請道去讓也,則是舍其所以為人也。二字本此。)至則捧受而不慚,(“不”,一作“無”。)斯固為貪凌苟冒人矣。董生曰:“明明求財利,唯恐睏乏者,庶人之事也。”(董仲舒答武帝之策。)是皆詬恥之大者,而無所避之,何也?以為士則黜辱,為農則斥遠,無伎不可以為工,無貲不可以為商,抱大罪,處窮徼,(音叫。)以當惡歲而無廩食,又不自列於閣下,則非所以待君子之意也。(“待”,一作“侍”,又轉作“示”。)伏惟覽子陽孟子之說,以垂德惠,無使惶惶然控於他邦,(《詩》:控於大邦。注:控,引也。箋雲:欲求援引之力,助於大國之諸侯。)重為董生所笑,則縲囚之幸大矣。

○上桂州李中丞薦盧遵啟(盧遵,公之內弟也。公嘗有序送遵遊桂州,在元和四年,當與此書同時作。)

凡士之當顯寵貴劇,則其受賜於人也,無德心焉,何也?彼將曰,吾勢能得之。是其所出者大,而其報也必細。居窮厄困辱,則感慨捧戴,萬萬有加焉。是其所出者小,而其報也必巨,審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務其巨以遺其細,則功業光乎當時,聲名流乎無窮,其所以激之於中者異也。

若宗元者,可謂窮厄困辱者矣。世皆背去,憔悴曠野,獨賴大君子以明智垂仁,問訊如平生,光耀囚錮,若被文繡。嗚呼!世之知止足者鮮矣。既受厚遇,則又有不已之求,以黷閣下之嚴威,然而亦欲出其感慨捧戴而效其巨者。伏惟閣下留意裁擇,幸甚幸甚。

伏以外族積德儒厚,以為家風。周、齊之間,兄弟三人,鹹為帝者師,(解在二十四卷《送內弟廬遵序》。)孝仁之譽,高於他門。伯舅叔仲,鹹以孝德通於鬼神,為文士所紀述。相國彭城公嘗號於天下,名其孝以求其類,則其後咸宜碩大光寵,以充神明之心。乃今凋喪淪落,莫有達者,豈與善之道。(《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無可取耶?獨內弟盧遵,其行類諸父,靜專溫雅,好禮而信,飾以文墨,達於政事。今所以聞於閣下者,無怍於心,無愧於色焉。以宗元棄逐枯槁,故不求達仕、務顯名,而又難乎其進也。竊高閣下之舉賢容眾,故願委心焉。則施澤於遵,過於厚賜小人也遠矣。以今日之形勢,而不廢其言,(《論語》: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使遵也有籍名於天官,(天官,謂吏部。)獲祿食以奉養,用成其志,一舉而有知恩之士二焉,可不[謂]務其巨者乎?伏惟試詳擇焉。言而無實,罪也。其敢逃大譴?(一本止作“言而無實,罪其敢逃。”)進退恐懼,不知所裁。不宣。謹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卷三十六 啟

作者:柳宗元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時年十八。權德輿,《史》有傳。初,德宗聞其才,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貞元中,知禮部貢舉,真拜侍郎,凡三歲,甄品詳諦,所得士相繼為公卿宰相。取明經,初不限員。《史》所載如此。韓昌黎有《燕河南府秀才詩》雲:“昨聞詔書下,權公作邦楨,丈人得其職,文道當大行。”以此觀之,則德輿之在當時,誠多士之龍門也。公上書,求馳聲成名之資基,宜矣。)

補闕執事:宗元聞之,重遠輕邇,賤視貴聽,所由古矣。竊以宗元幼不知恥,少又躁進,拜揖長者,自於幼年。是以簉俊造之末跡,(簉,初救切。)廁牒計之下列,(廁,初吏切。)賈藝求售,(賈,音古。)闃無善價。(闃,苦壁、苦覓二切。)載文筆而都儒林者,匪親乃舊,率皆攜撫相示,談笑見暱,(尼質切。)喔咿逡巡,(《楚辭》:寧喔咿嚅<口而>。於祗切。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