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植。這裡是最典型的散播坡田,人工種植的作物恰好是五種,間雜在各種野生植物。這麼做的產量不可能很高,但是實話,也不需要這些東西產量有多高高,收都收不過來呢。
此地已遠離村寨,白天趕過來能幹活的時間有限,是在適當的時候來撒些種子,到成熟時再組織人來收割一番,不用施肥灌溉,純屬野種天收。
勞力有限、時間有限,將太多東西運去也很麻煩,所以此地的農產品根本收不完,很多最終爛在了地裡,等待種子重新發芽,更多的倒是便宜了當地的野生動物。相對於人口規模,天國其實不缺田地,離村社越近的地方才耕作得越仔細。
畢學成大驚怪道:“西瓜,圓溜溜的西瓜!正走得渴了,開啟一個嚐嚐。”
這裡的西瓜個頭不算大,長得卻挺圓,像一個個排球,看著挺漂亮。司馬大人胡雨取出了隨身帶的竹工刀,剖開一個瓜道:“畢天兄稱它為西瓜嗎?我人都叫它打籽瓜,肉太少,沒什麼人願意吃,倒是皮削一削可以炒菜。”
開啟西瓜一看,畢學成有點傻眼了,瓜的內部和西紅柿一樣是半空心的,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籽。這裡的西瓜與他熟悉的品種不同,叫打籽瓜,主要是產西瓜籽的。西瓜籽可以榨油,也是一種零食。
西瓜肉很少,沒什麼人吃,倒是西瓜皮削去最外面那層硬膜,當地人經常用來炒菜,據還有消火止咳、清涼利尿的功效。這在天國物志的第三冊有記錄,但畢學成還沒有看到那一冊。
丁齊笑著一指前方道:“那邊的山谷裡有片棗林,是黃金棗吧?可以摘來解渴。”
元帥肖博知讚道:“丁天兄真是好目力、好見識,一眼能認出來,離得這麼遠還能看得清。”
丁齊:“這裡的黃金棗好像也很少見,我們今天運氣不錯。”
司馬胡雨解釋道:“是因此地能生長黃金棗,大營才保留了這片坡地公田。黃金棗在天國很多地方都是種不活的,越是接近村寨之處便越難種,所以很少見。今天既然來了,又恰逢棗熟,我們多摘一些帶去。”
丁齊朝三名弟子道:“既然運氣不錯,你們也多摘一些。”
師父的意思分明是這是好東西,有了機會別錯過,三名弟子心領神會,拿著揹包跑過去了。今天出門的時候,師徒四人特意帶了一個揹包,丁齊確實打算採集一些此地的特殊物產,其最重點要尋找之物是黃金棗,還真找著了。
這也不完全是碰運氣,天國物志第二冊記載:東營主社東南十餘里,有丘谷可植黃金棗。他是朝這個方向走了這麼遠。
這是丁齊第二次看到關於“黃金棗”的字。在莊夢周推薦他看的那部絡修真,也提到了此物。那本的黃金棗據是一位隱居山村的仙家高人所種,是一種能夠輔助修行的靈藥。
家言當然不可深信,可丁齊是親眼見過月凝脂的,的黃金棗雖不是月凝脂那樣的仙家餌藥,但也很有靈效之物了。天國有兩種棗,一種是普通的棗樹,院裡院外、田間地頭都能種,另一種便是黃金棗,只有極少數地方能生長。
天國物志可是明確記載了黃金棗的功效:可補益元氣,強髓通絡,尤可安神。修真的東西在現實出現了,丁齊怎會不感興趣。
山谷的棗林不大,只有十幾株,半數果實已成熟,看來下個月還能再摘一次,但此物在當地也很少見,丁齊身為天兄也不好意思跟人爭搶,只得今日隨緣了。
司馬胡雨解下腰間纏的一根粗布帶,抖開之後居然是一個長條形的兜子,裝了東西之後可以搭在肩。他與元帥、軍師三人一起摘棗,共裝了七百二十六枚,恰好是東大營的總人口數,去之後可以一人發一枚。
一個長條口袋裝不下,元帥大人了聲失禮,把外衣也脫下來了,袖口一紮打成了一個布包袱。棗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