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馬都殺紅了眼,數名即將飛昇的高人。都在圍攻中落得個飛灰煙滅。

到得最後一場決戰之時,更是打得天昏地暗,百里碣石,幾乎被這一幫修真之人蕩成平川。

而徐福本來坐擁地利,又早有心算計,按說頗有優勢。怎奈人算不如天算,恰在此時秦國被滅,徐福所鑄寶鼎,以及其中正在祭煉的銅人,一下子都蠢動不安。壓制不住其中兇殺怨氣,反噬之力齊壓而至,眼看得再也無力堅持,徐福只得以身兵解。他本是孤身寡人,更無助力,又當此危急之時。便將自己元神逃入鼎中,脅裹了銅人,自沉於滄海之底。

此時打得急了眼的眾真人也發現天下大變,各關氣運,又見徐福兵解沉海,也沒了爭頭。只好停下手來。幾方代表商議,聯手施法,將殘餘碣石淪於海底,上設法陣,一則鎮住徐福,二則也免了各方對海底銅人的覬覦之心。

眾人這一離開,正逢秦末戰亂,楚漢之爭,修真各方。也不免捲入其中。這一場事關國運地大戰,各方損失慘重,以至於碣石之淪,不只史書因戰亂未能載明,就連修真界中,也再無人知曉。

而徐福被碣石鎮於海底,一下子便過了千餘年。這其間,總算被他覓得一線機會,轉修而成散仙。只是那碣石乃是數位高人聯手設法鎮於其上,雖然徐福修成了散仙。卻還是沒有機會逃脫出來。

直到元朝。張留孫找到了千金冶,發現了碣石遺蹟。靠著手中掌握的強大勢力,解開法陣而入。只是張留孫本意乃是為自己尋一個洞天福地,因此對外邊的千金冶並不上心,倒是對內裡的碣石極為上心。在此之後,張留孫一直便在此處修煉,直到劫雷降臨。

天劫之威,果然了得。雖然碣石古為神嶽,外有大陣,但在天劫攻擊之下,也難免露出一絲鬆動。徐福便借了這上絲鬆動的機會,脫困而出。才一現身,便毫不客氣地出手攻向張留孫,大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只是徐福卻沒有想到,象張留孫這樣老奸巨滑的人物,哪怕是身在洞府之中,又如何會毫不設防?更何況這千百年來,雖然修行界人修為大不如前,但要說到花樣百出,精巧古怪的各類手法來說,卻是大有進步。

此時張留孫本已經既將渡完天劫,只是卻從中窺得一線天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情況,就算飛昇為仙,日後也難有好的將來,本就有心設法轉世重修。現在見了徐福忽然現身,正好將計就計,先是利用種種埋伏法陣,打得徐福一個措手不及。之後又以肉體為引,騙得徐福上當時,舍卻肉身,全力一擊,幾乎讓徐福這苦熬千年方才脫困地老散仙差一點就魂飛魄散。

幸好徐福畢竟是修煉多年的老怪物,雖然身受重創,總算被他拼命丟下子鼎扛災,自己卻逃了出去。那子鼎乃是多年在海底中,寶鼎祭鍊銅人時所孕,靈智漸開,已經有了一個法寶的樣子,不然卻是失落於此。

這一次,卻讓徐福元氣大傷,潛於海底,修煉多年後,這才捲土重來,意欲一雪前恥。

他方到碣石之前時,便已經感覺到了梅清體內子鼎。在他想來,定然是張留孫將這子鼎,如同修煉散仙一般祭煉成了仙體。再加上張留孫只是出聲,一直沒有現身出來,其真元,又與梅清隱隱如出一轍。因此前邊的攻擊,徐福事實上都是把梅清當成張留孫來看待的。

這也不怪徐福,畢竟在修真界,尤其是象他們這樣肉體毀去的元神之體,或修散仙,或煉第二元神,千奇百怪,什麼樣地都有。雖然他也感覺到張留孫的攻擊,並不是由梅清體內直接發出的,但也沒有想得太多。

直到此時。見梅清忽然起身,毫無防備地向著自己指揮的銅人撲來,而張留孫的氣息卻仍停留在碣石之上,徐福不由一呆。

原因無它,吃張留孫地虧太多了,難免要“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