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後方吃緊的奏章已經呈送到前線,各種委婉規勸停戰的聲音不絕如縷。

最大的聲音是趙崇凝集合清流發出來的,說百姓艱難,水深火熱,汴梁城堅,不如蓄養民力、兵力,年後,大勢所趨,汴梁席捲而定。

如果只是一個敵人,李曄毫不猶豫的會採用趙崇凝的謀劃。

但河北還有李存勖虎視眈眈。

唐軍一退,晉軍必大進。

當年韋昭度十萬大軍圍攻成都,前後三年,陳敬瑄田令孜奄奄一息,唐廷扛不住了,退回關中。

這一退,蜀中也就沒了。

當然,以現在大唐的實力,即便李存勖攻陷汴梁,最後的勝利也將是大唐。

但,以後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現在十倍、百倍。

在李曄眼中,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即便再艱難也要堅持下去。

再說一路走來,哪一步容易了?

李曄回書長安朝堂,“昔日大秦統一天下,三敗於趙,大敗於楚,依舊奮然,今朕橫掃淮西,收復山東,士氣正盛,兵鋒正銳,若因一時之阻而退軍,是墜三軍銳氣,滅大唐之志,國家重振在此一舉,朕不懈於外,望諸公不怠於內。”

小雪之後接著是大雪。

時至十二月,李嗣源依舊沒有從濮州退走,李曄直接給鄄城高行周下達命令,可相機取濮州。

汴梁城下各營自守,連小規模戰事都停止了。

“大雪封凍,黃文靖必以為我軍疲憊,臣願引五千銳卒,奇襲滑州。”周雲翼道。

李曄看了看帳外的風雪,呼嘯的寒風終日不絕,這樣的天氣,士卒必然會大量凍傷。

但現在不是心慈手軟的時候。

周雲翼領五千精銳消失在風雪中。

千等萬等中,沒想到天佑十一年的第一份捷報來自於李神福,驍將劉信、劉存與徐溫趁風雪攻破鄆州,生擒王彥童,李神福大軍北上,進抵鄆州,卡在濮州與平盧之間。

至此濮州面臨李神福與高行周的夾擊,已經對汴梁無法構成威脅。

鄆州攻陷,唐軍的壓力大大緩解。

周德威與李嗣源無法連成一片,對魏博諸州的威脅也巨大。

形如一把尖刀頂在李存勖的腹上。

名將就是名將,一出手就解了李曄的重大難題。

受制於這時代的通訊條件,李曄不可能事必躬親,很多時候都是制定了大戰略,然後仍有諸將發揮。

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微操是自尋死路,如趙二一般,弄出個陣法,把將領限制的死死的,也是找死。

很多將領的指揮作戰能力遠遠超出李曄。

在宣教司與皇城司的雙重機制下,李曄敢於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