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不給李曄找麻煩就不錯了。

山南西道剛剛收復,除了興元,其他州連人都沒有,哪去弄糧食?

鳳翔和隴右也是災區,河西更不是產糧區。

正焦頭爛額的時候,兩騎飛馬趕來,拜在李曄面前,一人喊道:“陛下,涇原大旱,境內無食,請陛下賑災。”

另一人喊道:“朔方大旱,望陛下撥糧。”

李曄心中一陣哀嘆,他自己都不知道哪去糧食。

李曄和十幾名親衛便衣回到長安的時候,正是黃昏,長安城中彷彿瀰漫著一陣莫名焦躁的情緒。

雖然晴空萬里,李曄仍感覺一個巨大陰影向他籠罩而來。

心中苦悶,也就不想回宮。

在長安隨處遊蕩,走到東市小巷,這裡夜攤早已擺起。

但食客比起上次來少了許多,店家臉上爬滿了愁意。

民間百姓的危機感最是敏銳。

心不在焉的吃了些東西,夜幕降臨,暑氣仍未消退,食客三三兩兩來了一些。

喝了些酒的漢子喉嚨也就敞開了:“今年大旱怕是跑不了。”

“可不是嗎,昨晚林家全家人向關東逃荒去了。”

“能跟林家比?林家人上下七口青壯,本就是河中流民,在長安無產業。”

“要說這些年咋們大唐也不容易,天災人禍就沒斷過。”

說著說著,兩人壓低了聲音:“坊間有小兒唱謠,西頭一個日,東頭三點水,屋中無粟米,糧在樑上生。”

話剛說完,辛四郎一把掀翻了小桌,怒不可遏:“你二人在說甚?”

這童謠如此淺顯,連辛四郎這種直腸子都聽出來了,更何況其他人?

辛四郎也算是從死人堆裡滾出來的,平時就是凶神惡煞,發作起來更是嚇人,兩名食客癱坐在地,嘴唇顫抖,說不出一個字來。

“夠了。”李曄淡淡道。

辛四郎縱然有殺人的心,此時也止住了。

李曄心平氣和的向兩人拱手,“下人粗魯,驚擾兩位。”

向店家扔了一小串開元通寶,算是結賬,以及被打碎的碟盤錢。

離開小巷,李曄好奇的問辛四郎:“你都聽懂了?”

辛四郎一臉怒氣,“如何不懂?西頭一個日,說的就是陛下您,東頭三點水,不就是朱溫嗎?”

“後面兩句什麼意思?”

“這……”辛四郎支支吾吾答不出來。

李曄道:“屋就是堂,堂就是大唐,梁就是汴梁,意思是說大唐沒糧食,汴州有的是糧食,可以讓百姓生。”

親衛們連連點頭,“還是陛下有學問。”

李曄面上微笑,心中嘆氣,旱災剛起,還沒完全爆發,童謠就來了,看來長安城裡的大魚又蠢蠢欲動起來。

不過他這招太過陰毒,正好掐中瞭如今唐廷的致命之處。

在旱災和饑荒面前,什麼正統大義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