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幸看了一眼《鐵齒銅牙紀曉嵐3》,大概是第二單元關於騙子的故事。

我並不象以前那樣屁股都挪不了窩,而是很快地換了一個臺。

其實《鐵》劇前兩部還是比較吸引我的,王剛演得和大總管跟一個哈巴狗似的,看著就好笑。張國立演的紀學士旱袋鍋子一端,說話慢條斯里,好象有點遲頓的樣子的確象個書生文人,還有那個沒事就和稀泥的乾隆,衝動有餘,智力不足的杜小月。

三個老男人與一個年青女人的故事,講起來風趣曲折,時有驚險時有舒緩,叫人看著的確津津有味。

但昨天那集卻令我多少有些失望,首先就是張庭扮演的陸琳琅,怎麼看都不如杜小月有趣。長得就不用多說了,關健在於她太象紀學士的跟班了。

沒有一點衝動與暴發力,凡事都聽紀大煙袋的,整個一個傻子似的。當然如果說陸姑娘懷著一種崇敬之心倒也無可非議。

面對偶象,FANS們只有一個選擇,相信他所說的一切。陸姑娘唯紀學士馬頭是瞻當然也就情有可原了。

卻沒有想到,這個傻姑娘對騙子的話也是深信不疑的,一番為情所困,為病所累的話就令她感動得找不到北了。

李逵是個粗人,見到李鬼犯這樣的錯誤在所難免,但陸姑娘跟在紀學士的身邊卻沒有學到一點機靈勁,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當然,這一情節的設定可以體現紀曉嵐聰明,體現陸姑娘善良。所以有這樣一個情節當然是好事,可問題在於騙子的謊言太容易令人揭穿了。這樣只能表現出陸姑娘沒腦子。

更可怕的是,這種情節有點愚弄觀眾的意思,顯然編劇有點黔驢技窮了。

我試想了一下,如果是杜小月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樣呢?

也許受騙,但經紀學士的點拔,她肯定會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心高氣傲,死要面子就是不承認,然後一個人去找騙子算帳去了。

哎,也許小月姑娘印象太深了,所以硬拿小月的性格來要求杜姑娘有點為人所難。

但說實話,陸姑娘的弱智與小月的自以為是,兩者比較起來,恐怕還是後者更有戲份。

我老婆在看片的時候說,張庭演得不好,沒有小月那麼多事,所以就不好玩了。

可憐的張庭,其實責任並不在你,而是編劇讓你的性格太沒勁了。

少了杜小月並不是我看不下去的原因所在。

在昨天那一集中,常說的鐵三角中只有張國立出場了,還是那副不緊不慢的樣子,還是那種高人一等的少言,那種成竹在胸的城府。

但怎麼看怎麼也提不起興趣來,太熟悉了,熟悉得令我感覺不到他在戲裡的作用。

不可否認,張國立的確塑造了紀曉嵐的形象,以他的年歲,以他那種表演的風格來說,這樣的塑造都是成功的。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因為張國立的紀曉嵐形象比較成功,所以他的表演風格改變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常常會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

這種被動是由紀曉嵐性格所決定的,是無法更改的。

但昨天那一集中,騙子的戲份過強,他是主動的,在騙錢一段,這個叫馬如風的騙子非常張揚地表現了一番,紀曉嵐躲在一旁只有聽的份。

後來威脅一段,紀曉嵐與馬如風的交手戲份又太短,這樣一比較,此集的成色都被騙子奪去了,紀學生反而成了陪襯。

再加上陸姑娘受騙一段,紀學士成了陪襯中的陪襯。

所以,作為一個被動性格的角色,增加他的戲份,增加他的對手戲,只有這樣他才能顯現出他的智慧,他的風采。昨天那一集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換句話說,在細節的安排上,編劇似乎又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