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成長之路(第2/4頁)
章節報錯
從那以後,張悅老師經常找林曉談心,關心她的生活和學習。她會在課後為林曉輔導功課,解答她的疑問。每當林曉在數學題上遇到困難,張悅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講解,直到林曉完全理解為止。她會在林曉生日的時候,為她準備一份小禮物。那可能只是一本精美的筆記本,或者一支漂亮的鉛筆,但對於林曉來說,卻是無比珍貴的。張悅老師還會在週末帶她去田野裡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她們一起追逐蝴蝶,採摘野花,林曉的笑聲在田野裡迴盪,那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在張悅老師的關愛下,林曉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她開始主動和同學們交流,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煩惱。她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不再是那個總是躲在角落裡的小女孩。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有一天,林曉在上學的路上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水溝裡。那天下著濛濛細雨,路面溼滑,林曉為了趕時間走得急了些,一不留神就失去了平衡。她拼命地掙扎,想要爬上來,卻怎麼也使不上勁。路過的村民聽到了她的呼救聲,趕緊把她從水溝里拉了出來。
當林曉被送到學校時,她渾身溼透,衣服上沾滿了泥巴,手臂和腿上也有多處擦傷,鮮血和泥水混在一起,看上去十分狼狽。張悅老師看到林曉受傷的樣子,心疼不已,立刻帶著她去了村裡的診所。
診所裡瀰漫著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林曉坐在椅子上,身體不停地顫抖,眼裡充滿了恐懼和疼痛。張悅老師緊緊地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林曉別怕,老師在這裡陪著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醫生仔細地為林曉清洗傷口,每一次擦拭都讓她疼得直掉眼淚,但她咬著牙,強忍著沒有哭出聲。
經過醫生的處理,林曉的傷口包紮好了,但她的身體還很虛弱。張悅老師把她揹回了家,一路上,張悅老師的腳步既堅定又輕柔,她怕顛著林曉,又擔心走得太慢讓林曉著涼。到了林曉家,張悅老師告訴林曉的奶奶要好好照顧她,按時給她換藥,注意飲食和休息。
在林曉養傷的日子裡,張悅老師每天都會來家裡看望她,給她補習功課。她坐在林曉的床邊,耐心地講解著課文,林曉聽得認真,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張悅老師還會帶來一些營養品,有新鮮的水果,有香濃的牛奶,都是她自己掏腰包買的。在張悅老師的悉心照料下,林曉的身體很快就恢復了。
這件事情讓林曉深深地感受到了張悅老師的關愛,她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回到學校後,林曉學習更加刻苦,她的成績也越來越好,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悅老師發現,像林曉這樣的留守兒童在稻香村還有很多。他們大多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比如自卑、孤獨、焦慮等。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張悅老師決定組織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
她首先聯絡了自己在大學的同學們,向他們講述了稻香村留守兒童的情況。同學們紛紛響應,有的寄來了學習用品和書籍,有的錄製了鼓勵的影片,還有的表示願意來稻香村支教。
在張悅老師的努力下,稻香村小學成立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圖書,從童話故事到科普讀物,應有盡有;有五顏六色的玩具,拼圖、積木、玩偶,琳琅滿目;還有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器材。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學習、玩耍、交流,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溫暖。
張悅老師還定期組織各種活動,如繪畫比賽、詩歌朗誦、運動會等,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強自信心。在一次繪畫比賽中,林曉畫了一幅全家福,畫面上有她、爸爸媽媽和奶奶,一家人手牽著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幅畫雖然筆觸稚嫩,但卻充滿了對親情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