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在河水裡浸泡了太久,星辰當天晚上就發起了高燒。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急得團團轉。蘇瑤老師得知後,毫不猶豫地趕到星辰家,背起他就往村裡的診所跑。

夜晚的山路崎嶇不平,蘇瑤老師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額頭上佈滿了汗珠。但她絲毫沒有放慢腳步,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儘快讓星辰得到治療。

到了診所,醫生給星辰打了退燒針,又開了一些藥。蘇瑤老師一直守在星辰身邊,直到他的燒退了,才放心地離開。

經過這件事,星辰對蘇瑤老師的感情更加深厚了,他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老師的恩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瑤老師發現,像星辰這樣的留守兒童在星辰村還有很多。他們大多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和感受,渴望著關愛和溫暖。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幫助,蘇瑤老師決定在學校裡開展一系列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

她首先在學校裡成立了一個“愛心之家”,專門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和娛樂的場所。在“愛心之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圖書、玩具和體育用品。每天放學後,孩子們可以在這裡一起做作業、看書、玩耍。

蘇瑤老師還組織了“一對一幫扶”活動,讓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學習困難的留守兒童。同時,她還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邀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為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孤獨、自卑等心理問題。

在這些活動中,星辰錶現得非常積極。他不僅自己努力學習,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他的善良和熱情也感染了身邊的小夥伴們,大家一起在“愛心之家”裡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教育,一些留守兒童在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方面出現了偏差。比如,有個叫小剛的孩子,經常偷拿同學的東西,還撒謊騙人。

蘇瑤老師知道後,並沒有直接批評小剛,而是透過家訪瞭解到小剛的父母已經很久沒有給他寄生活費了,他只是想透過偷東西換錢買學習用品。蘇瑤老師心疼地抱住小剛,說:“孩子,以後有困難跟老師說,老師會幫助你的,但偷東西是不對的。”然後,蘇瑤老師自己掏錢給小剛買了學習用品,並與小剛的父母取得聯絡,讓他們多關心孩子的成長。

在蘇瑤老師的耐心教育和關愛下,小剛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改掉了不良習慣,成為了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除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蘇瑤老師還注重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她發現星辰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於是專門為他報名參加了縣裡的繪畫比賽。

為了準備比賽,星辰每天放學後都會留在學校裡練習畫畫。蘇瑤老師則在一旁悉心指導,給他提供創意和建議。在蘇瑤老師的鼓勵下,星辰發揮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最終在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當星辰站在領獎臺上,手捧著獎盃和證書時,他的眼中滿是激動和自豪。他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蘇瑤老師的幫助和支援。

星辰的父母在得知兒子獲獎的訊息後,專門打電話回來向蘇瑤老師表示感謝。他們在電話裡承諾,以後會盡量多回家陪陪孩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星辰和其他留守兒童們在蘇瑤老師的關愛下逐漸成長。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樂觀、堅強,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

有一年冬天,星辰村遭遇了罕見的暴風雪。大雪封山,道路不通,村裡的物資供應出現了困難。蘇瑤老師帶領著孩子們一起參與到抗災自救的行動中。

他們幫忙清理道路上的積雪,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還在村裡的臨時避難所裡照顧年幼的孩子。星辰也表現得非常勇敢和堅強,他用自己小小的身軀為大家搬運物資,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