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崔虎的質疑,王元化只是啞然一笑,說道:“倘若是換作崔虎你,皇帝被敵軍圍困,崔虎又會如何抉擇?劉家軍的兩代主子都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豈能不以忠誠相報?崔虎。多說無益,來吧。為錢大人報仇吧。”說完,王元化閉上眼睛,昂起頭,對著崔虎露出了自己的頸脖。

王元化如此態度,崔虎深吸了口氣,他慢慢提起了單刀,卻是不再言語,一刀落下,乾淨利落地將王元化的首級給砍了下來。那沒有頭顱的身體噴灑出大片的鮮血,晃了一晃,最終是倒在了地上。崔虎默默撿起了王元化的首級,卻是轉頭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此人,好生安葬了。”說完,崔虎便獨自離開了。

清點了一番戰場之後,王宗石也不再多耽擱,帶著大軍轉而返回了季芹山,在季芹山城的城守府內,之前戰鬥的狼藉已經是一掃而空。在大廳內,簡要包紮了一下傷口的王虎和吳亮以及花中龍都安坐在大廳內,除了他們三人之外,還有一名三十來歲的文官穩坐於花中龍之下,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信王軍謀士魏懷義。

各種成績優異的魏懷義從河東東路榆次的信王軍總學院結業之後,便直接南投出仕信王軍謀士,信王趙榛有意將魏懷義留在江陵任職,只不過魏懷義卻是決意前往武功山。此後信王軍重奪臨江軍之後,魏懷義又是請命前往臨江軍,輔佐王宗石治理劉家軍。

對於魏懷義的心理,信王趙榛當然是再明白不過了,當年魏懷義的舅舅錢文廣就死在臨江軍,雖然張陵和朱家已經是被滅了,但劉家軍還在,魏懷義可是憋了一口氣想要找劉家軍報仇。

如果是換作別人,信王趙榛或許還會擔心他為了報仇而壞了大局,不過他知道魏懷義卻不是那種不顧後果行事的人。況且王宗石身邊也需要這麼一個謀臣來輔佐,所以信王趙榛也是準了魏懷義的請求。

而這次,正是魏懷義見到高安搶先一步佔領了濰縣,堵住了王宗石進軍南安軍的道路,才向王宗石進言,讓王宗石帶著大軍繞道而行,改從北面進軍。卻沒想到,魏懷義的這個提議正好讓王宗石救了王虎和吳亮的性命,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在得知是魏懷義向王宗石進言此計之後,王虎的臉色卻是有些難看,陰沉著臉對魏懷義說道:“魏大人。雖然你這一計救了我的性命,但你讓王宗石將軍帶著駐守南安軍以西的所有兵馬來到這裡,萬一被高安攻佔了南安軍以西,豈不是壞了大人的大事?你此計大大的不妥。王虎的性命事小,若是因此壞了大人的佈局,這才是大事啊。”

對於王虎的責問,魏懷義笑而不語,倒是吳亮低頭想了想,就搖頭說道:“王虎將軍,魏大人並沒有錯,想來魏大人一定也已經算到了,就算那高安明知南安軍以西無兵,也斷不敢對南安軍以西用兵。劉大人,對嗎?”

對於吳亮的解圍,魏懷義卻是顯得有些不領情,也難怪,當年害死魏懷義舅父的,雖說主謀是劉家軍的人,但卻也是得了張陵和各家官宦世家的幫助才得以實行。吳亮所在的凌山統領一系的家族,正是當年謀害錢文廣的世家之一。

只不過後來信王軍重奪臨江軍,凌山統領一系的家族都出了不少力,如今和魏懷義也算是同殿為臣了,魏懷義自然不好去找他們報仇。只是平時魏懷義看到凌山統領一系家族之人都沒有什麼好臉色罷了。這次要不是因為王虎的緣故,魏懷義恐怕都不會帶兵來救,吳亮也算是沾了王虎的光。

而對於魏懷義的反應,吳亮卻是不以為意。魏懷義雖然只是一名謀臣,但他出身信王軍總學院,是信王軍總學院正式成立以來第一屆結業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