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相殘。當然,明教中互相殘殺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是元末明初的時候,但是這個時代明教的教義還是讓大多數人遵守的。

所以,讓太多人知道要對付的是與明教另一派系關係密切的信王地話,容易人心不穩,導致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大聖王楊么瞞著大多數人,而他要對付的這位主要目標其實是信王。

此時,看到趙榛發威,不可一世,王倫拔出劍,胸中的火忍不住熊熊燃燒起來。他立刻轉身扯住自己身邊那個地位和武功稍高一些的金人精英萬人敵勇士,指明瞭信王趙榛所在的位置,大聲命令他去攻擊對方。

然後他拍了拍自己的戰馬的脖子,讓它開始小跑起來,帶著十幾名親衛一起向對方迎過去。王倫相信,即使在逆勢之下捨身一搏也不是沒有在亂軍中擊殺對方的機會,他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橫刀立馬斬敵首,強悍武將地榮耀。

橫刀立馬、笑傲沙場,這是屬於任何一個武將的驕傲。

但信王趙榛在同一時刻也發現了這邊的情況,他立刻為自己身邊的王之義一指,侍衛從立刻從手中的強弩射出一道白光,擊中那個正在瞄準信王趙榛的王倫身邊的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可王之義沒料到的是,他的弩箭在擊中那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之後,竟向一邊彈開了。

王之義的準頭不算低,他射中了對方的前心,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那名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穿著比較厚實的盔甲。

信王趙榛看清楚那箭矢被彈開之後,立刻認識到這一點,他皺了一下眉頭。由於他正一槍刺向向另一邊,正急速刺殺了幾名匪軍士兵,註定來不及收槍了。

不過信王趙榛卻反應迅速地右手單手舉槍刺擊,而左手騰出來提起手弩,抬手就是一弩箭,弩箭像是一道閃電一樣才從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的眼睛中射入,他一剎那被擊中‘蓬’的一聲悶響,血液四濺。

失去了生命的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在戰馬上搖晃了一下,然後翻身倒下。

王倫只感到心中一片冰涼,他有些動搖了,他不知道那個年輕人是何方神聖,手持神槍,武技卓絕,指揮沉穩而冷靜。而且,這個傢伙箭術一流,指哪兒射哪兒——這樣的人,怎麼會籍籍無名?

他一猶豫的當口,兩名匪軍親衛已經越過他迎上了一路直殺過來的信王趙榛。但在王倫的眼中,那個年輕人面不改色,轉瞬之間就一槍轟飛了第一個武士手中的雙手斧,好像這個武士作為手提巨斧的力量是假的一樣。

然後只見信王趙榛瞬間一槍刺在武士肩甲與脖子相連的地方,彷彿是一條銀色的閃電劃過,武士的脖子出現了一條血線,隨後掉下馬去,屍體砸向了地面。

信王趙榛再轉身,反手一槍尾刺在第二個武士的大刀上,將其向一旁盪開,然後雙腳夾‘緊馬腹讓戰馬向前順勢一把抽刺,一槍穿心連帶將那名武士從馬背上一路拽下去。

信王趙榛丟開手上已經死亡的武士,直起身子正好迎上王倫的第三個親衛,他和對方的長槍相交了一下,然後迅速再一槍將對方從馬背上刺翻了下去。

‘譁’一聲響,匪軍武士翻身落馬。正當信王趙榛發威的當口,一柄黑沉沉的寶劍斜斜地刺了過來。信王趙榛掃了一眼,立刻迅速地側身讓開對方的武器,這時,他已經看到那個騎士縱馬來到了自己跟前。

年輕人不由得左右看了一下,對方大勢已去,連親衛與少許金人勇士們都已死傷殆盡,可對方到現在還不調頭逃跑或是投降,莫非是想要挑戰自己?

護衛百姓的自衛軍正在將潰不成軍的匪軍士兵向一側的山谷中趕過去,信王趙榛下達的命令是不放走一個敵人,不是殺死就是俘虜。而看起來事實上不需要他這麼說,這些被匪軍害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