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了大漢的輝煌。

而你,善用人才,定鼎關中,主儒副法,強化皇權,開言路納良諫,興漢四百年,所以排在第四 。

第五名是李世民,因隋末戰爭而人口銳減,公元 628 年(貞觀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萬戶人口,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剋制慾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開創貞觀之治,為大唐盛世奠定堅實基礎。

至於其他的,我便不說了罷。”

劉季聽完,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自己能位列千古一帝的驚喜,又有對其他帝王豐功偉績的驚歎。樊噲撓了撓頭,一臉懵懂,顯然還沒完全消化這些資訊。曹參則是若有所思,目光在曹琬和劉季之間來回遊走,似乎在盤算著這個知曉未來的人會給當下帶來怎樣的變化。

劉季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他微微眯起眼睛,臉上帶著一絲不服氣,追問道:“你說,我和那個朱元璋誰厲害?”

曹琬嘴角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笑,調侃道:“您好歹是泗水亭長,大小是個官。那朱元璋起兵時,還是一個乞丐。你說誰厲害?!”

劉季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屋內迴盪,似乎對這個答案頗為滿意。可他的好奇心並未就此滿足,很快又丟擲一個問題:“那怎的沒有嬴政?難道你那後世也認為嬴政是暴君?”

曹琬神色瞬間變得莊重起來,眼神中滿是敬畏,朗聲道:“始皇帝是萬古一帝,沒有之一。後世君王,無出其右者。他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奠定了華夏大一統的基礎,其功績和影響貫穿了整個龍國曆史,後世帝王,無論有多大成就,在始皇帝面前,都難以望其項背。”

劉季聽著曹琬的話,臉上的神情從疑惑逐漸轉為凝重,他默默思索著,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嬴政那霸氣的身影,心中對這個從未謀面的帝王也多了幾分敬佩。樊噲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嘟囔著:“這始皇帝到底有多厲害,說得我心裡直癢癢。” 曹參則是默默點頭,似乎也在重新審視這個來自未來的曹琬以及他口中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 。

樊噲一聽,不禁咋舌,滿臉好奇地追問:“那我此生,還有機會見到始皇帝陛下嗎?”

曹琬笑道:“將軍在陽間是見不到始皇帝的,或許去了陰司地府,將軍可以一睹始皇帝祖龍陛下的風采也未可知哩。” 這話一出,樊噲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既期待又忐忑的神情,似乎真在想象著陰司地府中與嬴政相見的場景。

劉季則是若有所思,緩緩開口:“這世間竟有如此人物,若能與他生在同一時代,倒真想與他切磋一番治國之道。” 曹參輕輕咳嗽一聲,打破了短暫的沉默:“不管這始皇帝如何,眼前這曹琬,知曉諸多未來之事,咱們還是先琢磨琢磨,如何應對當下朝堂的危機才是。” 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曹琬身上,彷彿這個來自未來的人,真能成為化解眼前困境的關鍵 。

曹琬見曹參如此說,神色一正,不緊不慢地說道:“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曹大人的政敵如今這般肆無忌憚地偽造證據,妄圖彈劾您,正是他們瘋狂的表現,也預示著他們離覆滅不遠了。”

曹參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緩緩點頭:“話雖如此,但他們既然已經謀劃周全,朝堂之上,恐怕難以輕易應對。”

曹琬胸有成竹地一笑:“曹大人莫急,他們的偽造賬目雖看似天衣無縫,但我手中這份原本,便是他們的致命破綻。咱們不妨將計就計,先按兵不動,待他們在朝堂上呈交偽造證據時,再拿出這份原本,到時候,他們不僅彈劾不成,反而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