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瞭解中國歷史不?”

“中國歷史,作為一箇中國人,多多少少知道。”徐志磨臉上劃過一抹不屑,眼裡閃過一抹冷芒,“可是與易經又有什麼關係?”

“你知道中國歷史,可是想過沒有,中國為何出現頻頻出現朝代更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趙安沒有回答,而是反問。

在場之人陷入思考之中,徐志磨率先回答:“趙先生,中國歷史,不就是一群又一群農民,把高高在上的皇帝的拉下寶座嗎?”

“回答有理。”趙安點點頭,隨後搖搖頭,

“但是這是表面現象,更深層次在於君權、臣權、民權之間博弈,還有漢族及少數民族之意的角逐。”

陳名媛一邊蹲著記錄記錄,忍不住抬頭好奇地問道:“趙先生,君權、臣權、民權及少數民族,與陰陽魚又是什麼關係呢?”

“這個很簡單,你們就把君權、臣權、民權、少數民族,當成四條陰陽魚。歷史,就是由這四個陰陽魚構成。”趙安淡淡一笑。

陳名媛似懂非懂地問道:“趙先生,我小女子知道有四條陰陽魚,那你能夠具體闡述它們如何搶劫歷史程序呢?”

“少數民族與漢族相爭,其實就是少數民族這一條大魚,與君權、臣權、民權這三個相對小的魚所組成的漢人國家,互相爭鬥。”頓了頓,趙安繼續說道:

“具體而言,就是匈奴與包括君臣民眾在內的漢朝之爭,五胡與東晉之爭,突厥、吐蕃與唐朝之爭,遼國、金國、蒙古與宋朝之爭。當然,這是在少數民族強大時候,就變成大魚,否則在弱小就變成了小魚。例如,匈奴、突厥、吐蕃前期是大魚,後來變成被漢唐宋朝痛宰的小魚。蒙古在宋朝是大魚,明朝時又變成小魚。”

“趙先生,少數民族與漢族國家小女子已經能夠理解,可是君權與臣權民權,又是怎麼回事呢?”陳名媛彷彿一個好奇寶寶,不停地問道。

趙安耐心解釋:“君與臣及民之間,任何一方不能過於強大,這些才能讓國家穩定。少數民族有時之所以弱小,就是部落或者民眾太強大,它們的首領缺乏制約能力,成為一盤散沙。如果君權或者臣權過大,同樣不穩定。同樣容易出問題,比如商紂滅國。”

“趙先生,我不這樣認為。”徐志磨臉上露出戲謔笑容,得意洋洋地說道,“秦朝、漢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哪個朝代不是被農民推翻的?”

“你是說陳勝吳廣推翻了秦朝嗎?”趙安戲謔一笑。

徐志磨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冷笑說道:“不是陳勝吳廣,難道是你?”

“當然不是我,也不是陳勝吳廣。陳勝吳廣只不過是導火線而已。陳勝吳廣打到咸陽,還不是被章邯率領的工匠囚徒打敗了。”趙安彷彿沒有聽到徐志磨的冷嘲熱諷,繼續說道,“讓秦朝亡國,真正之人是趙高這個臣子臣權過於強大。”

“趙高?怎麼會是趙高?”徐志磨身子一僵,眼裡閃過一抹困惑。

趙安淡淡一笑,緩緩說道:

“正是趙高,才殺死李斯這個能相及公子扶蘇,讓無能的秦二世上位,更是指鹿為馬,擾亂朝綱,最後還殺死了秦二世。如果不是子嬰設計謀殺此奸賊,秦國已經姓趙。”

在場之人聽到驚奇得像半截木頭般愣愣地戳在那兒,神色動容,驀地望著趙安。

陸名媛美眸閃閃發光,忍不住讚歎:“唐太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趙先生則是直接掃除歷史迷霧,讓歷史這個鏡子清晰可見,見解已經在唐太宗之上。”

陳名媛一邊記錄,一邊興奮點點頭。

“趙先生,趙高可是太監,怎麼會恢復趙國?”徐志磨不滿看了陳名媛一眼,頓時陰陽怪氣地說道。

“趙高雖然是太監,可是沒有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