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金銀珠寶蒐集一空,極為恥辱全部上交給對方,才讓突厥退兵而去。在這個方面,唐太宗做得比起段公還要過分。”

趙安又上前拍了拍徐志磨的肩膀,語重心長說道,幽幽一嘆說道,“只是他後來打敗了突厥,史書就沒有記錄他是喪權辱國。這個就是弱國無外交的典型事例。”

“怎麼,唐太宗還要如此不光彩一面?”徐志磨嘴巴張得大大的,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後退幾步,差點一屁股坐在地面。

趙安點點頭,臉上露出玩味笑容:“讀史可以明志,多讀一些史書,你就會理解到袁公的難處。當批評者容易,因為說話不會腰疼,甚至還會沒有經過大腦衝口而出;做實事困難,必須妥善處理好千絲萬縷的錯綜複雜關係。”

“讀史可以明志,謝謝趙先生,在下會記住這一句話。”徐志磨唸了一句,有些茫然地問道,“既然袁大頭不在了,現在你對中國形勢還有什麼看法?”

趙安說得有些口乾了,又喝了一口葫蘆裡面的水,想了想,隨後說道:“今年是一個分水嶺。因為在五四之前,中國各位軍閥之間,還勉強維持一個平衡。現在北洋官府受到打擊,威信大跌。”

威信大跌,在場之人,除了趙安之外,個個表情古怪之極。

他們覺得為國家大義出發,維護國家尊嚴,哪裡到了趙安嘴裡,又變成另外一種味道。

趙安沒有關注這些,而是頓了頓,又繼續按照自己思維說道,“現在北洋官府必然要受到其它各系軍閥挑戰,甚至會發生軍閥大戰,再也不是以前那種小打小鬧,幾十萬之間大戰也不是不可能,甚至血河成河。”

“為何會這樣,難道他們不考慮整個國家及老百姓嗎?”徐志磨聞言一怔,臉色蒼白,身子突然退後幾步,砰咚一聲撞在巨石上面。

趙安搖搖頭,苦笑幾下:“這個就是袁公不在後果。這些軍閥實力大致相當,沒有哪個能夠壓倒別人的實力。其實,即使他們不想挑起戰爭,他們背後主子也要挑起戰爭,因為這是列強不希望中國崛起的緣故。”

“趙先生,是哪些列強希望中國挑起內戰?”徐志磨愣了愣,接著捶打一下背後的岩石,憤怒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