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心中酸澀不已。

她心疼那個可憐的女子。

“哼,倒反天罡,哪有皇帝為了皇后殉葬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看不起這個皇帝的所作所為。

好男兒志在四方,堂堂皇帝自然要以國事為重,對國家負責。

“你閉嘴吧,你說話我不愛聽,你到別處耀武揚威去。”

馬皇后沒好氣,瞪了朱元璋一眼。

“妹子,你這又是咋了,你這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大?該不會是生氣了吧?”

朱元璋脾氣算不得好,但在馬皇后面前,他總是溫和許多。

自從知道馬皇后走在他前面,朱元璋面對馬皇后的時候脾氣就更好了,輕易不會紅臉。

他會把氣留著到別處去撒。

馬皇后也不和朱元璋講道理,她知道,朱重八會聽她說的話,但是朱元璋聽不進去。

如今的朱重八早就變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說一不二。

馬皇后平日裡在外面也很是維護朱元璋的威嚴。

可是這幾次,馬皇后實在是聽不進去。

朱元璋對女人的要求就是安分,能持家,只要充當好傳宗接代,視貞潔為天的工具就好。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的態度就決定了大明朝的女子地位。

可她馬秀英不一樣,她是女子,女子並不比男兒差。

她大明女子,皆可鳳冠霞帔,風光大嫁,她也是希望能借此提升一下女子的地位。

【伴隨這對帝后合葬的畫面消失,天幕的主人翁來到了年僅十歲的太子身上。】

【“永明元年,皇太子登基,是為武帝。至於後人為什麼將其稱呼為明武帝,讓我們來看看後人對他的另一個定義大家就知道了。”】

【“後人將這位大清武帝稱之為‘反清復明’第一人,他本人是前朝大明的忠實擁護,特別是前朝永樂大帝的瘋狂迷弟,行為處事和永樂帝幾乎如出一轍。”】

【“他的年號永明與永樂相似,這個‘明’字也能非常好的代表這位皇帝的一生,所以人們親切的稱呼他為明武帝,將他當成了大明的編外人員。”】

此時此刻,大清從努爾哈赤到弘曆,涵蓋整個宗室,包括孝莊老太太全都沉默了。

伺候的宮人也壓根就不敢說話,更不敢有什麼動作,生怕主子回過神來看她們不順眼,直接將她們咔嚓掉。

民間的反清復明勢力一直是清朝歷任君主頭疼的事情。

特別是在初期,“反清復明”運動風起雲湧,南明政權的抵抗活動持續多年。

後來隨著南明最後一個永曆政權的覆滅,大規模的軍事抵抗減弱,但是民間的反清情緒依然存在,秘密社團組織的小規模起義仍時有發生。

到了中後期,“反清復明”更多的成為一種民族主義的象徵和口號,雖然實際復國的可能性很小,但它也體現了漢人對滿族統治壓迫的反抗意識。

他們大清與明朝那是死敵,可現在,誰能給他們說說這是什麼情況?

不是,這到底怎麼個事啊!

誰能來給他們捋一捋啊!

他們大清,出了個明朝皇帝?

是這麼理解的對吧?

本來這些人聽著乾隆帝和那孝儷皇后的故事就頭疼,全靠他們後面有個武帝在支撐著信念。

歷史上的武帝都是些什麼人。

漢武帝劉徹不必說,鼎鼎大名如雷貫耳。

魏武帝曹操那也是梟雄。

晉武帝司馬炎,一統華夏,結束漢末戰亂,西晉開國皇帝,“太康之治”締造者。

宋武帝劉裕,兩次北伐,收復洛陽長安,開疆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