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宗時期

康熙帝含不含“孝”九泉不知道,但李治卻能和天幕之上的胤褆感同身受。

知音難尋。

沒想到他竟然能從異世界尋覓到知音。

感動,甚是感動啊。

只可惜,這直親王是個失敗者。

有點墮了他們這條超絕路線的威風。

話說,他和媚孃的事情,阿耶應該知道了吧……

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可是這感情的事情,和輩分無關,年齡無關。

最最重要的是,媚娘可真是一把好用的刀。

不過,他也真是沒想到,這把刀也過於好用了。

跪在地上的武媚娘被李治溫柔和煦的氣勢壓制得死死的。

“皇后跪著作甚,快起來。”

李治溫柔的笑道。

武媚娘這才緩緩起身。

“多謝陛下。”

【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提康熙帝對於孝熙皇后的態度了。在孝熙皇后‘逃婚’這件事情和這段時間裡,康熙帝的態度是非常明顯的”】

【“根據理親王胤礽的手稿,我們可以清晰的認識到,此時,康熙帝對於孝熙皇后的態度,就是一個吉祥物的定位。他甚至能夠放任她待在宮外。注意,這不是寵愛,不是關心,而是漠視和逃避。”】

【“滿蒙聯姻是舊俗,康熙帝自然無所謂後宮多一個女人,只要他願意,孝熙皇后那就是一個後宮透明人的存在,但這漠視的背後,顯然還帶著一絲不屑以及實際上的百般嫌棄。”】

【“這一點從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是璟妃的年紀。蒙古科爾沁為何要這麼急匆匆的將一個九歲女孩送進宮,這背後的算計,康熙皇帝難道真的看不清嗎?”】

【“其次,便是孝熙皇后本人的態度,只不過康熙帝懶得和一個九歲小姑娘計較罷了。”】

[微微的風:一個嫌棄對方老,一個嫌棄對方小。]

[曹孟德是也:這些推論不無道理,理親王的手稿便是其有力的佐證,康熙帝的那些兒子們,要說了解康熙帝,被康熙帝一手帶大的理親王敢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我超愛打臉:孝熙皇后來的目的的確不純粹,但人家還是個孩子啊,又不是她想來的。康熙帝嘴上嫌棄厭惡,完全不把人家放在眼裡,可這實際上嘛,懂的都懂。]

大清康熙朝

康熙老爺子高興不起來。

這就跟他預想的一樣,他對博爾濟吉特氏的表現帶著明顯的不屑,他都懶得搭理她。

但是!

這句話後面明顯有個但是啊!

這話沒說完,前邊的話都得反著聽啊。

老爺子面色黑沉沉的,有點不大好看。

胤礽則是盯著那句,諸位皇子阿哥中,只有被皇阿瑪一手帶大的他最為了解自己的阿瑪。

可笑,太可笑了。

胤礽像是被人隔空譏諷了一樣,心中升起絲絲鬱氣。

從前玄燁教他喊阿瑪的時候,他以為阿瑪只是阿瑪。

後來,阿瑪變成了皇阿瑪。

直到現在,他才徹底明白,什麼阿瑪或者皇阿瑪都是騙人的,坐在高臺之上的那人,只是皇帝。

皇在前面,阿瑪二字在後面,必要的時候,這兩個字是可以捨棄的,‘

就像他,也是可以捨棄的。

此刻的胤礽回想起那日,高高在上的皇帝指著跪在地上的他大罵他生而克母。

那醜惡的嘴臉,絕情的模樣。

這哪是父子,分明是仇人才對啊。

這麼久過去了,那句生而克母始終圍繞在胤礽的耳畔,連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