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長興之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九六(大聲喊道):“兄弟們,給我衝,擊退朱元璋的軍隊!”
【然而,徐達和邵榮的軍隊配合默契,成功抵禦了張九六的進攻,並逐漸佔據上風】
徐達(看準時機,下令):“反擊,給我狠狠地打!”
【徐達的軍隊發起猛烈反擊,張九六的軍隊漸漸抵擋不住,開始潰敗】
張九六(無奈地喊道):“撤,快撤!”
【徐達等人乘勝追擊,擊敗了張九六的軍隊,還擒獲了張士誠的部將張德】
第三幕:勸和不成
【時間】:四月丙申
【地點】:朱元璋營帳
【朱元璋坐在營帳中,沉思片刻後,決定寫信給張士誠,希望能夠避免戰爭,讓百姓安居樂業】
朱元璋(對謀士說):“張士誠與我連年交戰,百姓受苦。我雖勢力漸大,但仍不想輕易動兵。你幫我擬一封信,勸他與我通好。”
【謀士很快擬好信,朱元璋審閱後,滿意地點點頭,派人將信送給張士誠】
【信中寫道:“近聞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崑山、太倉、松江諸郡,吾甚為足下喜。吾與足下,壤地相接,而勢力相侔,吾以為宜各保其境,以俟天命。不意足下聽一二說客之謀,欲並吾之鎮江,遂興兵構怨,連年不解,互有勝負。然吾猶欲與足下通好,使百姓各安其生,而足下不諒,復遣兵攻我宜興。宜興之民,皆吾赤子,足下無故欲殺之,此吾所不能忍也。今吾提兵東向,直抵姑蘇,所過秋毫無犯,百姓皆喜。吾之此舉,非有他求,蓋欲為百姓除害耳。若足下能以生靈為念,去歲之釁,一皆置之勿論,而以通好為事,則吾之願也。不然,勝負之數,未可預定,徒為百姓之患,非吾之所欲也。”】
【然而,張士誠收到信後,並未回覆,繼續與朱元璋為敵】
第四幕:寧國之戰
【時間】:五月丁巳
【地點】:寧國城外
【常遇春率領軍隊進攻寧國,守將謝國璽、朱亮祖等人據城抵抗】
常遇春(騎著高頭大馬,大聲喊道):“謝國璽、朱亮祖,你們今日已被我包圍,若不投降,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謝國璽(站在城牆上,回應道):“常遇春,你別囂張,寧國城固若金湯,就憑你,休想攻破!”
【雙方展開激烈戰鬥,常遇春的軍隊勇猛進攻,謝國璽和朱亮祖的軍隊頑強抵抗】
常遇春(揮舞著兵器,親自衝鋒陷陣):“兄弟們,跟我衝,拿下寧國!”
【經過一番激戰,常遇春擊敗了謝國璽和朱亮祖的軍隊,俘獲士卒千餘人,馬百餘匹。朱亮祖見勢不妙,趁亂逃走】
常遇春(看著逃走的朱亮祖,冷哼一聲):“朱亮祖,你逃不掉的,我定會追你到城下!”
【常遇春率領軍隊追擊至寧國城下,將城池團團圍住】
第五幕:江陰攻克
【時間】:六月己卯
【地點】:江陰城外
【趙繼祖、郭天祿、吳良等率領軍隊進攻江陰,張士誠的軍隊據秦望山抵抗】
趙繼祖(大聲傳令):“將士們,拿下秦望山,就能攻破江陰城!”
【趙繼祖引兵攻打秦望山,恰逢大風雨,張士誠的軍隊在風雨中陣腳大亂,紛紛奔潰】
郭天祿(興奮地喊道):“敵軍亂了,衝啊!”
【趙繼祖等人的軍隊趁機佔領了秦望山。第二天,他們進攻江陰州的西門,成功攻克江陰城】
吳良(站在城牆上,對百姓說):“百姓們,我們是朱元璋將軍的軍隊,從今以後,我們會保護你們。”
【朱元璋得知後,命吳良鎮守江陰】
第六幕:宜興與常熟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