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戰略商討(第2/3頁)
章節報錯
的品級也該確定下來了。鹽運關乎國家財政,十分重要,必須選派得力之人,明確其職責和品級。
官員甲(上前彙報):主公,臣等已經商討過,擬定了鹽運司各級官員的品級,呈請主公過目。
(朱元璋接過名冊,仔細檢視)
朱元璋:嗯,這份擬定不錯。就按此執行,務必確保鹽運事務的順利進行。另外,起居注給事中的品級定為正五品,他們負責記錄朝廷大事,要選派公正、有學識之人擔任。
李善長:臣定會挑選合適的人選,保證各項事務有序開展。
第三幕:論文武之道與軍事指示
時間:吳元年十一月,夜晚
地點:朱元璋書房
朱元璋(坐在書桌前,閱讀《漢書》,侍臣在一旁侍奉):漢高祖以馬上得天下,卻能以文治國,文武並用,這才開創了漢朝的盛世。治理天下,確實需要文武相資啊。
侍臣(點頭附和):主公所言極是,有文臣出謀劃策,武將衝鋒陷陣,方能成就大業。
(這時,劉基前來求見)
朱元璋:伯溫來了,快請坐。我正與侍臣討論文武之道,你對此有何見解?
劉基:主公,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二者缺一不可。如今我們即將成就大業,更要重視文治。在軍事上,固然要勇猛善戰,但也要懂得運用謀略,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朱元璋:嗯,伯溫所言與我所想一致。近日徐達等將領在前線作戰,雖取得勝利,但我還是有些擔憂。你覺得我該如何指示他們?
劉基:主公,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應讓將領們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但也要提醒他們,不可輕敵冒進,要穩紮穩打。同時,要注意協調各部隊之間的配合,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朱元璋(沉思片刻):好,明日就派人給徐達他們送信,告訴他們要靈活應變,不可拘泥於成法。在取得勝利的同時,也要儘量減少傷亡。
第四幕:慶元之戰與方國珍的逃亡
時間:吳元年十二月,清晨
地點:應天,帥府議事廳
湯和(風塵僕僕地走進議事廳,跪地行禮):主公,末將已攻克慶元,擊敗方國珍部!方國珍遁入海島。
朱元璋(興奮地起身):好!湯和,你幹得漂亮!方國珍割據一方多年,如今終於被我們擊敗。雖然他遁入海島,但絕不能讓他有喘息之機。
湯和:末將請求繼續追擊,務必將方國珍徹底消滅!
朱元璋:先別急,方國珍在海島之上,地形複雜,我們貿然追擊可能會陷入困境。先派人對海島進行偵查,摸清情況後再做打算。同時,加強對沿海地區的防守,防止方國珍捲土重來。
李善長:主公,方國珍雖逃,但他在沿海地區還有一些殘餘勢力,我們應儘快安撫當地百姓,穩定局勢。
朱元璋:善長所言極是。派得力官員前往慶元等地,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對於方國珍的殘餘勢力,能招降的就招降,不能招降的就堅決消滅。
第五幕:天文曆法與民生關注
時間:吳元年十二月,午後
地點:應天,太史院
朱元璋(看著太史院的儀器,對太史院官員說):天文曆法關乎國家大事,你們一定要盡心盡責。如今曆法的制定進展如何?何時可以頒佈?
太史院官員(恭敬地回答):主公,曆法正在緊張制定中,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但還需要一些時間進行校驗和完善,預計明年可以頒佈。
朱元璋:嗯,曆法是國之重器,一定要準確無誤。切不可敷衍了事,否則會影響國家的農業生產和百姓的生活。
(接著,朱元璋又轉向李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