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王:遵父皇旨意!

第五幕:軍事再部署

時間: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午,上午

地點:太原,明軍軍營

旁白:太原的明軍軍營內,徐達正在與諸將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徐達:擴廓帖木兒雖已逃往甘肅,但他的殘餘勢力仍在。賀宗哲等軍在石州一帶活動,對我們構成威脅。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我命你們將雄武、寧國、橫海衛步騎邀擊賀宗哲等軍於石州。

薛顯、傅友德(抱拳行禮):末將遵命!

徐達:石州地處山西西部,是連線山西與陝西的重要通道。控制了石州,我們就能進一步鞏固在山西的勢力,同時也能防止元軍從陝西方向反撲。

旁白:隨後,徐達又對管州、忻州、崞州、太谷等地進行了部署。

徐達:戴復初署管州,管州位於太原以北,是太原的重要屏障;丁玉明署忻州,忻州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蔣應宗署崞州,崞州地處交通要道,對維護地方穩定至關重要;翁子奇守太谷,太谷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區,要確保百姓能夠安心生產。

戴復初、丁玉明、蔣應宗、翁子奇(齊聲說道):末將遵命!

第六幕:風俗改良

時間:洪武元年十二月辛未,上午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奉天殿內,監察御史高原侃再次進言。

高原侃:陛下,臣近日發現京師人民喪葬設宴會作樂娛屍,毫無哀慼之情,此等風俗實在有傷風化,懇請陛下禁止。

朱元璋(眉頭緊皺,神色嚴肅):此等行為確實不當。喪葬乃人生大事,理應莊重肅穆。中書省,傳朕旨意,令禮官定官民喪服之制,務必規範喪葬禮儀,以厚風化。

中書省官員:遵旨!

旁白:禮部官員領命後,迅速展開行動。他們查閱大量的典籍資料,參考歷代的禮儀制度,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一套詳細的官民喪服之制。

禮部官員(向朱元璋稟報):陛下,官民喪服之制已初步擬定。根據不同的身份和親屬關係,規定了相應的喪服樣式、服喪時間和喪葬儀式。

朱元璋:仔細說來。

禮部官員:例如,皇室宗親的喪服規格和儀式最為隆重,服喪時間也相對較長;而普通百姓則根據與死者的親疏關係,穿著不同的喪服,遵循相應的喪葬禮儀。在喪葬期間,禁止設宴會作樂,要保持哀慼之情。

朱元璋:好,就按此執行。務必讓天下百姓知曉,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風尚。

第七幕:機構變革

時間:洪武元年十二月壬申,上午

地點:應天,皇宮

旁白:朱元璋在皇宮內召開會議,討論機構改革事宜。

朱元璋:朕決定改宣徽院為光祿寺,設光祿卿正四品、少卿正五品等官職,所屬尚食等局,又移太常司供需庫隸之。宣徽院原本掌管宮廷飲食、祭祀等事務,改為光祿寺後,要更加明確職責,提高辦事效率。

官員們:遵旨!

朱元璋:同時,改太史院為司天監,設監令一人正三品等官職,又置回回司天監,設監令一人正四品等官職。司天監負責觀測天文、制定曆法等事務,回回司天監則可發揮其獨特的天文曆法知識,為朝廷服務。

官員們:陛下聖明,此乃利國利民之舉。

旁白:機構改革的訊息傳出後,朝廷內外紛紛響應。新的機構設定更加合理,職責更加明確,為朝廷的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八幕:禮儀之規

時間:洪武元年十二月,下旬

地點:應天,禮部衙門

旁白:禮部衙門內,禮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