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松江之亂(第2/3頁)
章節報錯
。葛俊指揮軍隊展開猛攻,最終攻破城池,擒獲錢鶴皋】
葛俊(看著被擒的錢鶴皋,冷笑道):“錢鶴皋,你今日終於落網,看你還能如何囂張!”
【隨後,葛俊將錢鶴皋檻送大將軍處斬首,仁濟等率餘黨遁去】
第三幕:知縣護民
【時間】:錢鶴皋被擒後
【地點】:華亭、上海
【葛俊因華亭人從亂,心中惱怒,欲屠城。華亭知縣馮榮初從獄中被救出後,立刻出面勸阻】
馮榮初(急切地對葛俊說):“將軍,反者僅錢鶴皋一人,其餘皆是良民。縱有從者,也多是被脅迫的。若將軍屠城,豈不是讓無辜百姓受苦?”
葛俊(猶豫片刻):“可是他們畢竟參與了叛亂,不治罪難以平民憤。”
馮榮初(跪地哀求):“將軍,百姓是無辜的。錢鶴皋威逼利誘,百姓們也是無奈之舉。請將軍念在百姓的份上,饒恕他們這一次。”
【葛俊沉思良久,最終點頭同意】
葛俊:“好吧,看在你的份上,就饒了華亭百姓。”
【與此同時,在上海,知縣祝挺在錢鶴皋猝發時,懷印欲趨府治,聞知府被害,便匿邑南僧舍中。寇執之慾脅至鶴皋所,祝挺怒罵寇賊。後來,祝挺密遣人告諸巨姓裡中長老,勸其勿為不義。顧正福等匿器械艤巨艘,渡祝挺至黃浦,與主簿李從吉等會建義旗,集民兵,復邑治,斬偽元帥姚大章等,函二人頭並所獲兵仗獻於葛俊】
祝挺(對葛俊說):“將軍,這是我們斬殺的賊寇首級和繳獲的兵仗,上海已恢復平靜。”
葛俊(滿意地點點頭):“好,你們做得很好。此次平定叛亂,多虧了你們這些忠義之士。”
第四幕:君臣論天下
【時間】:丁未
【地點】:朱元璋帥府
【朱元璋坐在帥府中,滿臉憂慮,對侍臣說】
朱元璋:“如今兵革未弭,生民未蘇息,百姓受苦,我心中實在不忍。”
起居注王禕(上前一步,恭敬地說):“主公,依臣之見,應乘勢長驅,廓清中原,如此方能讓百姓真正得到休息。”
朱元璋(微微搖頭,緩緩說道):“建大事者必勤遠略,不急近功。天下非一日可定,需上察天運,下順民心,從容待成。你看那擴廓帖木兒,雖以恢復為名,但為諸將所沮,師老於外,人心易離。且尚拘信使、撓邊境,非識時務者。中原數子,暫可置之度外。我所念者,是彼土之民尚阻兵革未得休息啊。”
王禕(思索片刻,點頭道):“主公深謀遠慮,臣受教了。確實應從長計議,以百姓的福祉為重。”
第五幕:論孟子之道
【時間】:庚戌
【地點】:白虎殿
【朱元璋來到白虎殿,見諸子讀孟子書,便顧問許存仁】
朱元璋:“許先生,你說說,孟子何說為要?”
許存仁(恭敬地回答):“回主公,孟子勸國君行王道,施仁政,省刑薄賦乃其要。”
朱元璋(微微點頭,感慨道):“孟子專言仁義,若當時有賢君能用其言,天下必定於一。如今我們要成就大業,也需以仁義為本,關愛百姓,施行仁政。”
許存仁(贊同道):“主公所言極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施行仁政方能贏得百姓的擁護。”
第六幕:祭親與史筆之訓
【時間】:辛亥 - 壬子
【地點】:宗廟、起居注官署
【辛亥為仁祖忌日,朱元璋詣廟祭畢,退御便殿泣下不止】
朱元璋(悲痛地說):“一月之間,父母兄長三喪相繼,這終天之痛,念之罔極。”
【侍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