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征服,大明重工(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明帝國的燕京城,煙囪林立,高聳的分餾塔如同巨人一般矗立,而燕京城往北,數條鐵路通達的唐山城,也矗立著一座座鍊鐵高爐。
燕京是煤化工,機械工業和石油化工的聚集地,而唐山城也是鍊鋼工業的中心。
大明帝國已經開足馬力,大量輸出工業生產力,鋼鐵,燃油,塑膠,化肥等源源不斷被生產了出來。大明,在朱辰鈺的統治下,正瘋狂擴張。
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技術和勞動力。朱辰鈺被這個勞動力不足折磨了許久,沒辦法,只能依靠掠奪人口來增加勞動力。
所以,女皇要發動戰爭,擄掠人口,關外的老百姓,全部被抓走,變成了大明帝國的奴隸。很多人一聽說要被抓去服勞役,嚇得要死,紛紛逃離。
但又有訊息說,被抓去做工的人天天能吃上白饃和肉,一個月能胖幾斤。這個傳說讓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充滿了嚮往。
而真正淪為奴隸的人,卻沒有一個心存不滿的,因為,那個傳說是真的,為大明做工的人能吃白饃,頓頓有肉。除了沒工錢,不允許自由活動之外,活的其實比很多人都舒服。
一路殺向北方的朱辰鈺在李定國轟炸山海關的時候,正在唐山城逗留,順便視察了一下鋼鐵廠。鋼鐵廠是重中之重,朱辰鈺非常重視,只要鋼廠強大了,那麼做任何基礎工程都是小菜一碟。
況且,戰爭用鋼量極大,而關外之地有許多鐵礦,正好是建設工業基地的好地方。
打擊滿清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關外的資源太豐富了。
朱辰鈺早就規劃好了,準備成立大明重工業集團簡稱大明重工,主要生產大型基建裝置,包括鐵路,隧道,橋樑,造船等行業使用的重型裝置。
這家集團機構就設定在山海關內外,從唐山到盛京一路上有數條鐵路連線,出產的鐵礦石,各地生產的重工業所需零部件都由這些鐵路運輸。
北方將被打造成帝國的重工業中心。而未來,位於北方的松嫩平原將規劃為帝國糧倉。百年內,大明帝國不再缺吃少穿。
就在此時,聽聞山海關被輕鬆攻破,蜷縮在盛京的滿清朝廷慌了神,攝政王多爾袞整日愁眉不展,而順治小皇帝還小,不瞭解當前的狀況兇險。
大明主力軍隊在李定國的率領下,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迅速將關外各地收復,清軍兵力此刻已經不足三萬,加之軍事科技十分落後,一接觸現代化武裝的明軍就大敗而逃。
根本就沒什麼抵抗能力。
認清局勢的多爾袞終於下定決心,歸降大明,他覺得若主動投降或許能保留一點香火,畢竟努爾哈赤曾經是大明的臣子。
投降的降表被送到朱辰鈺案前,女皇連看都沒看,扔到火爐裡燒了。
然後迅速下達命令,攻破盛京,凡滿清皇族一律誅殺,連女人和小孩子都不放過!
朱辰鈺本不是殘暴的人,但面對滿清皇族,她一反常態,下達了屠城的命令。只為了給自己的亡夫董彥報仇雪恨。
危急時刻,多爾袞得到了這個恐怖的訊息。當機立斷,帶著全部族人一路向東逃竄,進入了朝鮮境內。
他故技重施,脅迫朝鮮皇室徵發民夫擴軍抵抗。哪怕號稱十萬大軍,在此時的明軍看來,也不過是土雞瓦狗,李定國率重兵進入朝鮮,不到一個月,朝鮮淪陷,女皇宣佈朝鮮納入大明版圖。並迅速在朝鮮建立了三個生產建設兵團,實行“嚴酷”的統治。
而此刻,由朱辰鈺牽頭制定的人權法案也適時推出,單列出一卷,名為戰時人權保障法,約束了軍隊濫殺平民的行為。
這個法案的推出,並不是說朱辰鈺多麼仁慈有愛,而是為了保障勞動力充足,以及降低被殖民種族的抵抗情緒,殖民地的原住民是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