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笑了一下,旋即搖頭說道:“小趙你瞭解得沒錯,但是還不夠深入。古代等級制度森嚴,主要表現在於從下到上攀爬困難,並不是說沒人敢仿造大人物的東西了。”

“以前封建時代,鄉下的土皇帝還少嗎?”

“再說了,清朝時期,尤其是晚清的時候,官僚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寫字送人,有些人更是日寫三萬字!在這麼龐大的數量下,有人仿作是不是很尋常?”

“這!”趙光懵逼了。“日寫三萬字?用什麼寫啊?”

“當然是毛筆寫咯,寫的自然也是對聯之類的。”徐松笑道。

趙光不敢相信,“徐先生,我讀書少,您可別蒙我呀。現在這個年頭,網路寫手一天寫三萬字的都不算多,他們這些當官的,一天能用毛筆字寫這麼多字?”

“這可是歷史上明確記載的。”徐松笑著說道。“這也是為什麼,晚清很多官僚的墨寶,價格上不去的緣故。”

“就以左宗塘這位大人物來說吧,以他的身份,要是換成明朝,或者是宋朝時期的大臣,隨隨便便一幅字,可能都要價值數百萬。”

“可是你這幅對聯,就算是真品也只有七八十萬而已。是不是?”

“是的。”趙光苦笑了起來,他之前還挺納悶的,左宗塘這麼大的一個人物,怎麼一副對聯居然只有七十八萬呢!

這簡直比一些朝代的有點名氣的書法家的墨寶,還要便宜!

完全就是沒有排場嘛。

現在聽徐松這麼一說,他總算是恍然大悟了。

“只是徐先生,我這副對聯到底假在哪裡呢?”

“有兩個假的地方。”徐松笑了一下,伸出兩根手指頭說道:“第一個假,在於署名。”

“署名怎麼假了?”趙光盯著對聯上的署名,怎麼都沒有發覺這三個字有什麼問題。

徐松說道:“署名假在兩點,一個是左宗塘這三個字湊得太近了。如果是真跡的話,往往這三個字中,左這個姓氏會和另外兩個字有極大的分隔。”

“第二個呢,要是真跡,左這個字的用墨會特別的濃。簡直和對聯是一樣的濃度。而另外兩個字就會比較淡,形成肉眼可見的濃淡對比。一般情況都是這樣子的。”

“原來如此!”趙光恍然大悟過來,然後又問道:“徐先生,您說的另外一個假的地方在哪裡呢?”

“鈐印。”徐松說道。

趙光一愣,“鈐印怎麼了?”

“鈐印細節對不上。”徐松說道:“具體要怎麼和你說呢,沒有真品在眼前,我也不好說。而且就算是說了,你的眼力不到那個水平,說了也沒有用。”

學習金石學,辨認書畫的人都要經歷一件事情,那就是認印!

古今所有名人的印,都要仔仔細細地辨認。

印這種東西幾乎做不了假。

原因在於古人喜歡敲印。就是在印章完成到手之後,古人自己用釘子,錐子,或者是別的什麼手段,在印章上敲幾下,在上面形成幾乎不可複製的紋理。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瞎幾把敲,石頭也就跟著瞎幾把裂!

因為石頭的特性,被敲擊之後,石頭會瞬間開裂出許多的大大小小的裂痕。大的裂痕好模仿,但是小的裂痕可就不好辦了。

而且就算是模仿成功了,實際上蓋印的時候,產生的效果可能又出現不同的情況,所以很難印出一模一樣的章印來。

所以金石學的基本功就是辨認印章,是一點都沒錯的。

即便現在高科技很多,但要完美復刻,還是有些難度,用來欺騙一些新人和一般眼力的人,確實是沒有問題,但要矇騙經驗豐富的高手,那還需要再努努力才行。

“徐先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