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出征前夕(第1/2頁)
章節報錯
孟州太守置若罔聞,任憑楊芝褚在孟州殺人後揚長而去。只因楊芝褚身為官員,手續完備,且委託太守將文案、贓物送回京都。他實無理由生疑。況且楊芝褚還是步軍都統制。
都統制乃是臨時官職,僅於戰時發揮作用,臨時調撥軍隊供其指揮,戰後軍隊歸地方或戍邊。故而現今楊芝褚手中真正屬於自己的兵馬僅有一千步卒,二百騎兵。其餘部隊則是從孟州調來的四個廂軍營。每營五百步卒,至於具體任務,需待抵達前線後接受將軍調遣。
此次西夏來犯,幾乎是每年戰爭的延續。自宋夏交戰以來,歷經四場大戰,雙方勝負各半。此次楊芝褚主動請纓,一來是為了儘快晉升,二來也是為了操練部隊和將領。說到底,自己手下這幾人都未曾經歷過真正的戰鬥。若不將其拉出去與強敵交鋒,這樣的部隊難以迅速成長。
三千大軍歷經二十餘日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大營附近。楊芝褚見到了前來投軍的花榮。周通引領花榮騎馬而來,二人翻身下馬,躬身參拜。
楊芝褚下馬後將花榮扶起,沉聲道:“將軍請起,宋押司現今狀況如何?”
花榮見鈴轄首先關心宋江,心中不禁一熱:“花榮謝過大人體恤,兄長聽從建議,與我二人一同離開清風寨,徑直趕往鄆州,而後……”
原來一行人驅趕著四五十匹駿馬,率領著一二百人眾,離開了清風寨,朝著鄆州的方向進發。經過五日的行程,他們已遠遠離開了青州地界。當他們行至一處名為對影山的地方時,只見兩邊兩座高山巍然對峙,中間則是一條寬闊平坦的驛道。
正在行進間,忽然前方山裡傳來了陣陣鑼鳴鼓響之聲,花榮心中一凜,擔心前方可能有強人出沒。他立刻勒緊了馬韁,從鞍上取下弓箭,迅速整頓兵馬。隨後,他與周通一同率領著二十餘騎軍馬,向前方探路而去。
前行不過半里多路,他們便看到前方聚集著一簇人馬,約有一百餘人之眾。這些人馬中,擁著一個身著紅衣的少年壯士,他手持方天畫戟,橫立在山坡之前,大聲叫喊著挑戰:“今日我和你比試,分個勝敗,見個輸贏!”
只見對面山岡的背後又湧出一隊人馬,人數也有百十餘人,皆是白衣白甲,簇擁著一個穿白少年壯士。他手中同樣握著一柄方天畫戟,威風凜凜。
兩旁紅白旗幟獵獵作響,花腔鼓聲震耳發聵。兩名壯士一言不發,挺起身中戟,躍上胯下駿馬,於中間寬闊道路上鏖戰起來。戰至三十餘回合,仍難分勝負,場面異常激烈,引得花榮與周通連連叫好。
花榮見那兩名壯士廝殺得難分難解,兩枝戟上的紅纓糾纏一處,恰似一團烈焰,難以分離。遂,他沉穩地取過弓箭,瞄準時機,一箭射斷了纏繞在一起的絨口,兩支畫戟須臾分開。那二百餘人見狀,齊聲喝彩,掌聲如潮。兩名壯士亦停止爭鬥,驅馬奔至宋江、花榮馬前,躬身施禮,詢問神箭將軍名諱。
花榮面帶微笑,向兩位英氣逼人的少年介紹了周通與宋江。兩位少年一聽眼前竟是花榮與宋江,趕忙下馬,畢恭畢敬地參拜,臉上流露出真摯的敬仰之意。宋江親自扶起二人,關切地詢問他們的姓名以及為何在此比鬥。
紅衣少年呂方抱拳施禮,自報家門:“在下潭州呂方,因仰慕呂布之勇武,故而偏愛方天畫戟,人贈綽號‘小溫侯’。日前,我因販賣生藥虧了本錢,便佔據了對影山以求生計。而這白衣少年數日前到此,我分他半山他不從,執意要與我比試,才有了適才的激戰。”
白衣少年郭盛亦躬身一拜,答道:“在下嘉陵郭盛,因販運水銀遭遇沉船,無奈落草為寇。自幼隨軍中提轄習武,亦擅長使戟,江湖上人稱‘賽仁貴’。只因聽聞此處有人精於長戟,特來一較高下,不想竟能在此邂逅諸位豪傑。”
宋江聽後,好言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