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發光原理跟螢火蟲一樣,都是靠腹部發光且分兩個節段發出不同的顏色。

只不過這種蟲應該生長在西方國家,按說古時候的西夏是不會有這種生物存在的,而且它的壽命也是極短,幾百年過去了竟然還能夠活著散發著光亮,真是神蹟。

洞內底部鋪滿了黃沙,如同一個微縮的沙漠景觀,在沙漠的中央立著一個小型的碉樓,時不時的還有一股股吹過掀起沙風。

袁珊從石階上走下來,一隻腳踩在黃沙上,無法想象這底下到底鋪了多厚的黃沙,那種有些塌陷失衡的感覺就和沙漠別無二致。

西夏人為何要在這建造一個如此龐大的地下世界?這裡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地方?

現在已是秋末就快要進入冬天了,但是這裡卻還隱隱有些灼熱之感,就好像四五月份日頭正盛一般,袁珊脫掉了自己的外套搭在胳膊上,只穿著一件緊身短袖。

不知道是不是這洞頂的發光甲蟲散發出的熱量,袁珊越走越熱,當她走到那座碉樓前面的時候背後已經有些溼潤了。

她把頭髮隨便一挽紮了起來,看著面前的建築打量了起來。

這是一座有三層樓那麼高的小型碉樓,儲存的相當完整,並沒有任何風化或者殘缺,如同新建的一般。

如果按照這個碉樓的建築風格來推測的話,黑水城景區一比一還原出來的建築跟原本的樣子還是有不小的出入。

果然現代人對歷史的還原有相當一部分都存在自己先入為主的思想,並不能做到高度還原。

如果不是袁珊今天親眼見到一千年前的建築物,她也不會知道歷史留存到現今到底還能留存多少完整度。

碉樓正中間是一個一人多高的拱門,門的兩側各有一個小視窗,而第二層是一個露臺,露臺旁用石頭砌成了一個類似烽火臺一樣的垛口。

這個建築讓袁珊想起來了海原的哨馬營,哨馬營最初的面貌會不會就是這個樣子?

她從拱門走了進去,碉樓內外的溫度真是天差地別,裡面非常陰冷,就好像有一層看不見的屏障阻斷了室內外的溫度。

正中間有一口井,井口之上還懸著一個特別大的木桶。

看起來跟農村的水井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方形的碉樓中一口井,倒有一種地閣方圓的勢頭。

袁珊定睛一看,突然感覺毛骨悚然,就在那口井之後的陰影處,好像有兩個坐著的人影。

“是誰?誰在那裡?!”

她輕喚兩聲,但是並沒有人回應她。

自從進了石門以後袁珊就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甚至忘了自己來的目的,這地下還有陳曦那夥人。

那井後面的人影,會不會就是他們?

她掏出手機開啟了手電,另一隻手緊緊握住匕首,緩慢地朝著那兩個人坐著的地方靠了過去。

當光照射到那個兩個人身上時,她這才看清原來蹲坐在那裡的是兩具古屍。

分別是一男一女,看樣貌好像兩個十歲出頭的孩子,他們的身上黢黑髮亮,應該是澆灌了什麼東西。

袁珊小心翼翼地用刀尖輕輕在男屍上面颳了一下,刮出了一道白色的痕跡,落下一些白色粉末。

這讓她立刻想到了蠟燭,這兩具屍體應該是被蠟油所封,有一些歷史記載說過古代人會用蠟來防腐。

袁珊走近了些,把光打在古屍的臉上,蠟油雖表面黢黑但是卻通透無比,光亮可以透過這層蠟油看到裡面屍體的五官。

她倒吸一口涼氣,裡面的古屍雖然已經死去多年但是五官清晰可辨,栩栩如生,彷彿下一刻就會破繭而出。

這種完整度的古屍只要帶出去必然能夠轟動世界。

這個地方真是詭異,這半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