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妨。” 景桓急切地問道。

羋瑤輕輕放下茶杯,嘆了口氣:“只是朝堂之上,有些大臣卻主張求和,父王也有些猶豫不決。長此以往,恐會影響軍心士氣。”

景桓的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憤怒:“求和?這簡直是荒謬!秦國狼子野心,豈會因為我們的求和而罷手?此時求和,無疑是自毀長城。”

羋瑤輕輕點了點頭:“景將軍所言極是。只是朝堂之事,錯綜複雜,並非我們所能左右。”

景桓的拳頭緊握,指節泛白:“末將雖只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保家衛國乃是大義。若大王真的決定求和,末將實在是心有不甘。”

羋瑤看著景桓激動的樣子,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她知道景桓是個熱血的將領,一心報國,卻不懂得朝堂上的權謀爭鬥。

“景將軍,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父王他自有考量,我們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羋瑤輕聲勸慰道。

景桓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公主教訓得是,末將失態了。”

羋瑤微微一笑:“景將軍一片赤誠之心,何談失態?只是這朝堂之上,人心各異,我們行事還是要多加小心。”

景桓微微頷首:“末將明白。只是末將實在不願看到楚國在那些求和派的慫恿下,做出錯誤的決策。”

羋瑤輕輕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景將軍放心,我會找機會向父王進言,讓他明白求和絕非良策。”

景桓看著羋瑤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公主深明大義,末將代楚國百姓謝過公主。”

羋瑤擺了擺手:“景將軍言重了。我身為楚國公主,自當為楚國的安危著想。”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話題漸漸從戰事轉到了楚國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景桓雖為武將,但自幼飽讀詩書,對這些也頗有見解。羋瑤發現,與景桓交談起來,竟十分投緣,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悄然流逝。

“公主,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 小桃看了看天色,提醒道。

羋瑤這才意識到時間已經不早了,她站起身來:“今日與景將軍相談甚歡,本宮很是開心。景將軍,後會有期。”

景桓連忙起身,再次行禮:“末將也深感榮幸。公主慢行,末將告退。”

羋瑤帶著小桃沿著小徑緩緩離去,景桓站在涼亭中,望著她們的背影,久久沒有回過神來。直到兩人的身影消失在花叢中,他才轉身,大步走出了御花園。

回到寢宮後,羋瑤坐在梳妝檯前,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景桓的身影。他那堅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以及對國家的一片赤誠之心,都讓她印象深刻。

“公主,您在想什麼呢?” 小桃一邊為羋瑤梳理著頭髮,一邊好奇地問道。

羋瑤微微一怔,臉上泛起一抹紅暈:“沒什麼,只是今日與景將軍聊了許多,有些感觸罷了。”

小桃狡黠地一笑:“奴婢看啊,公主是對景將軍有好感了吧?”

羋瑤的臉更紅了,她輕輕拍了一下小桃的手:“你這丫頭,就會胡說八道。景將軍是楚國的忠臣良將,我只是欣賞他的才華和為人而已。”

小桃吐了吐舌頭:“公主說什麼就是什麼。不過,奴婢覺得景將軍和公主很般配呢。”

羋瑤沒有再理會小桃的打趣,她的思緒又回到了今天與景桓的談話中。邊疆戰事、朝堂紛爭,這些問題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她深知,楚國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她作為公主,必須要為國家出一份力。

夜,漸漸深了。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寢宮內,為整個房間蒙上了一層銀紗。羋瑤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機會向父王進言,讓他放棄求和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