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傳承之道,未來可期(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四氣五味'的配比法,就是我根據中醫理論創造的。春生糕以酸甘為主,配以微辛,是為了調和肝氣......\"
李玉竹認真記錄著,突然想到什麼:\"師父,您是不是早就在為將來做準備?\"
\"聰明,\"蘇青檸讚許地點頭,\"'食醫齋'要發展,必須有完整的傳承體系。你是我的首徒,日後要擔起重任。\"
她走到窗前,望著晨光中的臨安城:\"我們的目標不僅是開店賺錢,而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養生美食體系。讓更多人明白,美食不僅是享受,更是一種養生之道。\"
\"可是......\"李玉竹有些擔心,\"這些技藝這麼複雜,真的能傳承下去嗎?\"
\"所以我準備建立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蘇青檸說,\"從基礎的刀工火候,到進階的配方研製,再到最高深的養生之道,層層遞進。\"
她取出一張圖紙,上面畫著一個複雜的組織結構:\"等去了京城,我們要建立專門的傳習所。你要負責教導第一批學徒。\"
\"我?\"李玉竹驚訝,\"我能行嗎?\"
\"當然能行,\"蘇青檸鼓勵道,\"你已經掌握了最重要的東西。\"
\"最重要的東西?\"
\"就是這個,\"蘇青檸指著李玉竹的心口,\"對美食的熱愛,對技藝的執著,對生命的尊重。有了這些,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學。\"
她拿出一個精緻的木盒:\"這是我特製的教具,裡面有各種香料和藥材的樣品,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你可以用它來教導學徒。\"
李玉竹開啟木盒,只見裡面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數十種材料,每一種都配有詳細的說明卡片。
\"這些卡片上不僅有配方,\"蘇青檸解釋,\"還有我對每種材料的心得體會。比如這個沉香,不僅要看品相,更要聞其韻味;這個雪蓮,採摘的時節和存放的方法都很講究......\"
就這樣,師徒二人一直忙到日上三竿。期間,蘇青檸不僅傳授了具體的技藝,更多的是一種態度和理念。
\"玉竹,\"臨近中午,蘇青檸突然說,\"你知道為什麼我選在現在傳授這些嗎?\"
\"是因為要去京城了?\"
\"這只是一個原因,\"蘇青檸神秘地笑了,\"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蘇青檸看向遠處,\"我預感到有一場大變革即將到來。\"
\"大變革?\"李玉竹一愣,\"什麼變革?\"
蘇青檸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封信:\"這是昨晚從京城來的密信。除了太后病情好轉的訊息,還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事。\"
她將信遞給李玉竹:\"你自己看吧。\"
李玉竹接過信仔細閱讀,臉色漸漸變得凝重:\"這......這是真的嗎?\"
信中提到,隨著西域商路的開通,大量新奇的香料和食材湧入中原。不少達官貴人開始追捧這些異域風味,傳統的飲食習慣正在悄然改變。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蘇青檸說,\"你再看後面。\"
李玉竹繼續往下讀,突然倒吸一口冷氣。信中說,有人在朝堂上提議設立專門的\"御膳研究院\",統籌管理全國的飲食技藝。
\"師父,這是要......\"
\"沒錯,\"蘇青檸點頭,\"朝廷想要規範化、系統化地管理飲食行業。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她站起身,踱步到藥材架前:\"你想想,如果真的建立了這樣的機構,會發生什麼?\"
李玉竹思索片刻:\"會有統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