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司馬獻策,民生之道(第1/6頁)
章節報錯
次日清晨,華千機剛在養心殿為皇帝診完脈,就聽見外面傳來一陣嘈雜。
\"司馬光求見!\"
這個聲音讓殿內眾人都是一愣。司馬光素來深居簡出,專注著述,很少參與朝廷紛爭。他這時候來,必有深意。
皇帝已經好轉,精神也恢復了不少:\"宣。\"
司馬光大步走入殿內,先是向皇帝行禮,然後轉向華千機:\"華醫者,昨夜老夫偶然得見一個有趣的典故,想請教一二。\"
華千機立即明白這是司馬光有話要說,便順著他的話題:\"不知是何典故?\"
\"說的是春秋時期,齊桓公有一次突患重病,\"司馬光捻鬚道,\"眾醫束手無策,最後是一個老農獻上了一道特製的羹湯,不但治好了病,還讓齊國的施政有了新的啟發。\"
殿內眾人都豎起耳朵。大家都知道,司馬光說的每一個典故都意有所指。
\"這羹湯有何特別之處?\"華千機問。
\"據說用了五味調和之法,\"司馬光說,\"酸甜苦辣鹹,各有側重,卻又相輔相成。老農說,治國如烹羹,太過或不及,都難以成湯。\"
華千機若有所思:\"司馬大人的意思是......\"
\"新政之爭,表面上是激進與保守之爭,實則是過與不及之辯。\"司馬光說,\"就像醫者用藥,猛藥可治重症,卻也傷及元氣。溫補之法雖慢,卻能固本培元。\"
這番話一出,殿內眾人都露出思索的神色。范仲淹和呂夷簡更是若有所悟。
\"說得好!\"皇帝突然開口,\"朕昨日飲羹中毒,今日卻因羹得悟。司馬愛卿,你且詳細道來。\"
司馬光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臣已將想法寫在這裡。這是一個'五味調和'的施政方案......\"
他的方案分為五個方面:
其一,關於農事。
\"就像調羹要用新鮮食材,治國首重農桑。應當減輕農稅,改良耕種之法......\"
其二,關於商賈。
\"如同香料點染,鹽鐵之利不可或缺。但當疏通商路,平抑物價,使百姓能享其利......\"
其三,關於軍政。
\"猶如火候之調節,既要整飭軍備,又要節制用度。華醫者改良軍糧一事,就很值得推廣......\"
其四,關於吏治。
\"似水之調和,官員選拔當如良廚擇材,不可急功近利,要以德行為先......\"
其五,關於民生。
\"這是如同味之總成,前面種種,都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與民同甘共苦......\"
說到這裡,司馬光轉向華千機:\"華醫者以為如何?\"
華千機深深一揖:\"司馬大人此言,與醫食之道不謀而合。醫者治病,講究標本兼治。這'五味調和'之法,正是治國良方。\"
他取出昨夜配製的一包香料:\"比如這個,是臣根據'五味調和'之理研製的。聞之可清心明目,助人思慮。\"
司馬光接過聞了聞:\"好一個'五味調和'!不知華醫者如何配製?\"
\"這要從選料說起,\"華千機解釋道:
\"其一,用沉香為君,取其穩重持久。
其二,用檀香為臣,助其化濁為清。
其三,用丁香為佐,增其溫和之性。
其四,用龍涎為使,導其上達之力。
其五,用本土香料調和,使之根深葉茂。\"
\"這不正是為政之道嗎?\"司馬光讚歎,\"以仁德為君,以賢才為臣,以法度為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