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07:荊南有霸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天使者公孫焉(公孫衍)見過霸王!”原本被爆在益州漢中的公孫衍突然出現在荊南武陵郡項羽面前。
“蛾賊首領已殞命近十年,不知你自何處而來,所欲何事?”項羽問道。
項羽的植入身份是楚國貴族項家在荊南旁系的後人,自秦始,這支旁系便忍辱負重,一直到族中出現項羽這樣厲害的子孫,終於揭竿而起,趁著天下大亂打出反漢的旗幟。
彼時揚州牧劉裕忙於應付袁術,益州牧劉焉決心割據巴蜀,兩耳不聞窗外事。
荊州牧劉表環顧四周,只剩他自己。
雖有世家相助,奈何其本人闇弱,蔡瑁張允之流遠不及項羽,屢戰屢敗,失去荊南四郡。
項羽的脾氣相當自負,他認為自己的勇武比得上先祖項籍,先祖名籍,字羽,他便名羽字籍,同樣自稱霸王。
手下諸將效仿他的行為,紛紛取古人名。他帳下有龍且、鍾離眜、英布、季布、虞子期五將,兼有謀士武涉陳友諒張士誠三人,還有五溪蠻人相助。
要按亂世諸侯質量排序,三國、五胡亂華和元末大機率前三,而陳友諒與張士誠正是元末諸侯中的佼佼者。
陳友諒智力96,政治89,張士誠的智力政治也都在85以上,做謀士完全合格。
公孫焉答道:“自漢中而來,見過將軍後要往揚州去。此次前來,乃是與霸王共謀大事。”
項羽冷笑:“漢中?想必是張獻忠之五斗米教,汝等所在不過一漢中郡,安敢與本霸王議事!”
項羽猛地拍桌,招呼士卒將其扔出大帳。
被悍卒架起,公孫焉急忙說道:“霸王神勇蓋世,自是看不上小小漢中一郡之教徒。”
“若是加上幷州十萬教眾,兗州三十萬教眾,豫州二十萬教眾,青徐五十萬教眾,揚州五萬山越人,可能入將軍法眼?”
項羽抬手,示意士卒退下。公孫焉剛才點出近一百二十萬人,比他治下的人口都多,由不得他不重視。
陳友諒眯眼盯著公孫焉:“吾知兗州方臘,豫州李密,幷州張燕,卻不聞青徐、江東之地有蛾賊教眾。信口開河,小心割掉你的舌頭!”
公孫焉哈哈大笑:“在霸王面前,焉哪敢信口雌黃。揚州五萬山越人,已服我黃天吳王,自願為黃天驅使。至於青徐之地,乃是我黃天新領袖,大賢良師子洪秀全所在!”
“汝那大賢良師子,名頭如此大,為何我從未聽聞?”
公孫焉答道:“大賢良師子於東萊韜光養晦,暗中發展教徒,操控局勢,待時機合適,便會一發沖天,重整乾坤。”
陳友諒反駁:“區區蛾賊,幽州敗於公孫瓚,逃往兗州,又不敵曹操,漢中、揚州、青徐等地皆不見動作,如何敢說重整乾坤?”
公孫焉早料到會有這般問題,答道:“春耕結束後,大賢良師子便會與東萊起義,而後吳王、蜀王皆會相應。”
之前黃巾起義便是約定時間,一呼百應的做法,公孫焉如此說,讓陳友諒挑不出毛病。
見陳友諒無言,公孫焉繼續說道:“蜀王在益州,吳王在揚州,霸王您在荊州,三方並進,則南方可平。”
“天皇在青徐,聖王在兗州、沛王(李密)在豫州、晉王(張燕)在幷州,四方相應,北方可平。如此一來,便可滅亡蒼天。是故吾特來請霸王相助。”
項羽一揮手,絲毫不將黃巾放在眼中:“某知也,然某力可抗鼎,武功蓋世,自當掃清大漢,重鑄先秦楚國榮光,斷不會與屈膝於他人。”
“吾今日留汝一命,回去告訴你那大賢良師子,來日戰場上,小心某的霸王盤龍戟!”
聽到項羽的話,陳友諒臉上閃過急色。
公孫焉被拒絕也不惱,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