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曹操帶領麾下主要將領親臨黃河防線督戰,只分出少量人馬埋伏。

一來二往,又是十數日。

吳廣瞭望黃河對岸,面有愁色:“聖王(方臘,筆者這裡改一下他的名號哈)催促得緊,勒令我軍迅速攻克東郡,好方便大軍北上支援大賢良師子。可曹操的守衛密不透風,強攻多日,損兵折將竟不能敵。”

王寅面相穩重,沉聲道:“鄧元覺潛入東郡已有兩月,理應發展足夠教徒,支援我軍才對。”

王寅武力91,統帥86,智力74,政治59。

吳廣嘆息:“曹操兵力減少,防守逐漸薄弱,若是此時後方起火,我軍一鼓作氣定能強渡過河,攻略東郡。唯今之計,只有等鄧元覺訊息一條。”

曹操按照計劃減弱防線不假,但他高估了吳廣等人的力量,黃巾本就是烏合之眾,勉強打打順風仗,曹操稍微抵抗抵抗,士卒中就出現了反對之聲,有好事者瞎扯兩句兵法便認為強渡過河是自取滅亡。

幸虧吳廣“素愛人”受底下士卒的愛戴,才勉強鎮住場子。

“報~鄧大師來信!”

吳廣與王寅對視,喜出望外。

而曹操方,有荀彧和夏侯惇坐鎮後方,鄧元覺的小伎倆壓根逃不過曹操的眼。可曹操不僅沒有捉捕他,反而任由其發展,甚至是推波助瀾。

“州牧,斥候來報,鄧元覺下令教徒整備,準備於今夜奇襲我軍營寨。”曹仁面有喜色。

曹操拔出佩劍:“好,我正愁怎麼引誘吳廣來攻,鄧元覺就起兵,這不是策應吳廣,是策應我軍吶!”

戲志才拱手道:“賀喜主公!多日抵抗下來,士卒素質大有長進。連番禦敵成功,軍心可用。今夜我軍必勝!”

是夜。

鄧元覺號召信徒五千,手拿釘耙等各式各樣的武器,浩浩蕩蕩地衝向曹操營地。

霎時,喊殺聲震天。

對大漢和世家滿懷怒氣的農民們衝進大營,打翻火把,襲擊尚在睡夢中計程車卒。最外圍的曹軍士兵事先未得到通傳,只穿著一層甲冑,猝不及防之下死傷慘重。

“直取中央大帳,活捉曹操!”鄧元覺手提禪杖,一往無前。

“大師,大帳中無人,曹操跑了!”小卒驚呼。

鄧元覺大怒,留下兩千人掃蕩營寨,迎接王寅,自己領兵去追。

黑暗河面上,無數艘小船忽然湧出,以極快的速度衝向大營。

吳廣大笑:“鄧元覺立大功,若無他奇襲曹操軍營,我等趁夜色也到不了這個位置。”

王寅自得的點頭。這是他的計策,借夜色行船,行駛到曹軍能監視的最遠位置。如此便能最快地策應鄧元覺。

皎潔月光下,數千艘小船點著火把渡河,場面不可謂不壯觀。

到達河岸的第一步,王寅如曹操所料一般下令建造營地。吳廣不解問道:“王將軍多此一舉。假如能活捉曹操,我軍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收復東郡,何須營地?”

王寅性格謹慎,答道:“曹操熟悉兵法,用兵詭譎,我心中不安,覺得還是穩妥為妙。”

吳廣辯不過他,自己點出主力人馬追趕去了。

“主公,鄧元覺追得實在緊,吳廣他們估計尚未渡河,這樣下去埋伏都要被那禿驢發現了!”梁師泰手持一對一百六十斤鐵錘,眸中戰意閃爍。

曹操同樣意識到這一點,說道:“他不過三千烏合之眾,一路上收攬來的這一二百人,加上你與文詔,拖延半個時辰不是問題。”

“王寅早有準備,渡河時間要比你預想中快,再過半個時辰,他也該追上來了!”說罷,曹操勒馬,組織二百人列方陣,將他保衛在中央。方陣之首,梁師泰和曹文詔宛如門神,威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