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06:提拔張居正(第2/2頁)
章節報錯
”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世家豪強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可能給張居正這個機會。
在古代,土地就是一切,是財富和權力的根基。
就算劉備能保護好張居正,那他的手下們呢?
核查四郡土地非同小可,需要大量的人手,劉備可做不到面面俱到。
何況,張居正和他的手下們也不一定剛正不阿。
張居正還想說話,劉備卻伸出手阻止:“你指出弊端,直言進諫有功,我拔擢你為平原郡丞,在周處手下效力。”
說罷,劉備便自顧自地離去,彷彿是沒同意張居正的建議。
但張居正卻嘴角帶笑,他聽出了劉備的潛臺詞:找周處做你的班底。
核查土地非同小可,如果沒有忠誠度百分百的班底,做了也等於沒做,還會搞壞劉備與世家豪強的關係。
昔日與袁譚爭奪青州時,為應付戰事,劉備幾乎在各個縣城都安排了自己的人手。
結果呢,那些平民出身的傢伙沒見過多少金銀,一點兒賄賂就把他們收買了。
所以說,核查土地這種事情,要麼不做,要麼一次辦好!
政治博弈沒有第二次機會。
不光班底要完全可信,領頭人的政治能力同樣十分重要。
核查土地時,世家豪強勢必會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證明土地屬於他們,張居正必須擁有足夠的政治水平,在博弈時能瞬間聽出他們的潛臺詞才行。
劉備這是在考驗我!
聽不懂要發展周處的潛臺詞,說明政治能力不足;發展周處失敗,同樣說明政治能力不足;做官時表現不到位,依舊說明政治能力不足。
張居正嘴角勾起笑意,他對自己的水平相當自信。
半個月後,周處答應參與張居正的核查土地行動。
說服周處的第二天,孫乾、簡雍、柴進、是儀在劉備的授意下與張居正接觸。
他們一方面協助張居正組建班底,同時考察張居正品行、能力。
孫乾、簡雍和柴進沒有靠山,劉備說啥他們做啥,並且各自都有一定的能力,最適合作為班底成員。
而是儀清正廉潔,品性值得信任,同樣可以發展為班底。
張居正大喜過望,他知道自己透過了劉備的第一層考驗。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居正與他們密切合作,共同商討組建班底的細節。
他們四處尋訪人才,從各個縣城選拔出一批有能力、有操守的年輕官員。
這些官員大多出身貧寒,對世家豪強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渴望能為百姓做些實事。
在這個過程中,張居正充分展現出了他的領導才能和組織能力,他將各項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讓班底成員們對他心服口服。
周處向劉備彙報:“張居正理政能力極強,常人三四日不能處決的事情,他一天就能辦好,而且少有差錯。他在處理政務時,公平公正,深受百姓敬仰。百姓們都稱他是難得的好官,”
是儀也回報:“張居正剛正不阿,從不受他人賄賂。我從未見過他有任何偏袒不公的行為,他確實可堪大用。”
簡雍與孫乾也全是正面評價,他們對張居正的才華和為人讚不絕口。
劉備聽後,欣喜若狂。
他早就想對世家那群大漢蛀蟲下手了,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人。
現在,張居正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希望。
要想徹底改變青州的局面,抑制世家豪強的勢力,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接下來,劉備要做的就是讓張居正積累聲望、培養班底。等到時機成熟,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可以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