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與劉備約定好的行動日期前,公孫威便攻打西面營寨數次。雖未破寨,卻也將寨中物資消耗了個七七八八。

也就是說,現在到了西面營寨最緊急的時候。如若不是截獲公孫威書信,袁尚已經派出會被趙雲“伏擊”的兵馬。

這是計策實行的前提條件。

中央的營帳裡,楊延平手握鋼槍,閉目養息。哪怕營寨外廝殺聲震天,他依舊不為所動。

相較於二郎楊延定的火爆脾氣,楊延平要穩重得多,無愧長子身份。

他便是負責處理趙雲“奇兵”的將領。

營外,公孫軍進攻的號角聲響徹雲霄。

前排計程車兵們結成緊密方陣,擎起厚重盾牌,整齊地向營寨推進。

楊業嘴中不斷重複著:“放箭!放箭!”寨牆上袁軍弓弩手分隊射箭,箭鏃帶著尖銳的風聲撲向進攻隊伍,撞擊在盾牌上的箭矢發出沉悶聲響。

不時有士兵手臂中箭,悶哼一聲卻咬牙堅持,後排戰友立刻補位,維持著方陣的完整。待接近寨牆,數十架雲梯架起,士兵們一手持盾護身,一手緊握長刀,奮勇攀爬。

袁軍居高臨下,重複用長矛刺擊、掀翻雲梯。只可惜,杯水車薪。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熱油、火球早已用完。

寨門前,公孫威精心挑選的壯卒揮舞巨斧,對著厚重木門瘋狂劈砍,木屑四濺。

門內袁軍拼死抵門,不斷有石塊、木樑從上方拋下,試圖砸傷砸死這群瘋狂的攻擊者。

最終,寨門被砍出大洞。無數士兵紛湧而至,殺進袁軍大寨。

也就在這時,大地開始顫動。遠處出現一隊騎兵,如同一柄利劍插向袁軍營寨後方,搭弓射箭一氣呵成,正是趙雲率領的“奇兵”。

士卒都去阻擋公孫威,趙雲輕鬆破開寨門,自己為首,關勝在中,三千精騎殺進寨中,無情地收割著袁軍的性命。

兩面夾擊之下,似乎西寨告破已是時間問題。

不斷有士卒走進楊延平大寨,向楊延平彙報趙雲騎兵殺至何處。

“還請司馬速速決斷!”

“司馬,不可再拖啦!”

催促楊延平下令的聲音激增,但楊延平不受影響,直到最後一名士卒跑進帳中,他猛地睜眼:“拉鎖!”

一聲令下,袁軍士卒拉起粗壯的鐵鏈,橫跨營地各個道路。

埋頭衝鋒的騎兵們來不及收勢,被絆下馬,旋即有袁軍跑出,連人帶馬一齊砍死。

幾息的功夫,趙雲帶來的騎兵竟折損三分之一!並且這個數量還在增加。

陳慶之張大嘴巴,心都在滴血。騎兵有多珍貴,他一清二楚。就這三千人,死一個少一個,劉備壓根沒錢補充。

劉備不可能拿珍貴的騎兵當炮灰,計策出問題了!

石守信撫掌大笑:“楊校尉愛子果真名不虛傳,時機把握如此巧妙,石某佩服!”

他和楊業作為主將,都不適合統領伏兵。但伏兵還偏偏需要一個穩重之人統帥,為此石守信發愁了數日。

所幸楊業將楊延平帶在身邊。

楊業哈哈大笑:“過獎過獎。這幾天守的我憋屈,且看我去拿那白麵小將性命,問出我家二郎如何!”說罷,他提槍出列,直奔趙雲。

趙雲白麵氣得通紅。因為河間地勢平坦,袁軍無處可設伏軍,所以敵將只能在營寨裡耍些花招。

他和陳慶之不是沒想過袁軍會用鐵索絆馬,只是預料鐵索應設在營寨深處,不應設立在最外周。

畢竟,他們得到的情報是趙雲會全力衝寨。既如此,把鐵索設在內側,待劉軍全部進入後再拉起才是良策,如此才能盡數殲滅劉備騎兵。

不然,只殺一千餘,放走剩下的騎兵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