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64:公孫瓚的困境(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軍的弊端。
公孫瓚讀完長出一口氣,公孫威的書信就像一把利刃,在他黑暗的前路上撕開一道口子,讓些許陽光照了進來。但他又何嘗不知這些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中難度只有當事人知道。
接著,公孫瓚又開啟劉備的書信。
拋去最開始無用的問候與被表奏為青州刺史的感謝,劉備同樣闡述了冀州戰場局勢,只不過因為情報原因,他的分析註定比不上公孫威細緻,公孫瓚讀幾行後就自動跳過。
“冀州富饒,糧食充裕而人口眾多,薊侯萬不可送與袁賊之手。此時不取,再攻便難如登天。”
“以備之見,高歡長途跋涉,不久便會退兵。無高歡之憂,薊候平定代郡上谷郡只在旦夕之間,薊候實無需過分擔心二賊。攻略冀州並非不可,若是局勢利我,全吞冀州也不在話下。”
讀到這行,公孫瓚眼睛一亮,細細向下讀。
“幽州局勢暫穩後,薊候只需留偏師兩支分別提防劉虞與高歡,自己則帶精銳突入冀州,憑薊候名望,冀州各縣望風而降,袁紹疲於應對蛾賊,反應不及,備再引兵為應,翻手之間便可奪取冀州。”
害怕公孫瓚再次走上上輩子的老路,劉備刻意建議他先攻冀州。
有了冀州後,即使公孫瓚還是選擇除掉劉虞,對他的不利影響也沒有那麼大。
與公孫威不同,劉備為公孫瓚描繪了一張美好的未來藍圖。
公孫瓚出身低微,做夢都想全據河北成就不世功名以光宗耀祖,劉備這幾句話可謂是戳他心眼裡了。
如果沒有劉虞和高歡,公孫瓚早率領上他自認為天下無敵的幽州鐵騎在冀州繞十來八圈了。
除卻個人野心,為了日後的發展,公孫瓚同樣需要在冀州方向取得進展。
有了李自成黃巢等等一干人才的幷州黃巾戰鬥力太高,李自成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揭竿而起,光是靠引誘農民起義,張燕就拿下了五六座城池。
假如給張燕足夠長的時間消化冀州,尋到幾個對世家大族不滿的讀書人治理地方,張燕搖身一變就會成為中原地區最厲害的諸侯。
兼之兗州黃巾,徐州泰山賊,黃巾之亂恐會再起。
匈奴騎兵亦是公孫瓚不想面對的,他不認為自己打不過,但諸侯爭霸不是打遊戲,誰不希望對手菜一點?
一個比袁紹更強大的敵人可不是公孫瓚想見到的。也正因如此,他答應公孫威考察田楷劉備的請求,希望青州方面能以少數人馬發揮作用。
終於,公孫瓚分別致信劉備公孫威,表示自己會撤回一些命令,支援二人在冀州作戰。
至此,劉備公孫威徹底做好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