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別駕從事?

劉備的野心可不止於此,他想要的是主掌整個青州,自己做青州刺史。

不過這暫時還不能告訴田楷,田楷才是公孫瓚的親信,公孫瓚心思縝密,不會輕易將青州交給劉備。

劉備還需仰仗田楷才好接手青州。

曹老闆現在都只是一個東郡太守,劉備與其平起平坐,可見公孫瓚待他很是不薄。

而劉備的表現也一直不錯,在青州發揮著頂樑柱的作用。

不過前世劉備在公孫瓚多次戰敗後對其徹底失望,轉投陶謙門下。無論怎麼說,這都是劉備對公孫瓚不忠的證明。

但若非局勢使然,劉備也不想背叛自己的師兄。今世若有機會,劉備還想拉昔日好友公孫瓚一把。

劉備到底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就又上升到了對劉備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的討論。

筆者要說的是,如果讀者想如苛責聖人一般評價劉備的仁義,那麼毫無疑問他是假仁假義,他是梟雄。

縱觀東漢局勢發展,曹劉孫三家都做過二五仔的事情。

曹操現在當的東郡太守是袁紹表奏的,背靠袁紹才在兗州站穩腳跟,日後不照樣背叛打起官渡之戰?

孫策投靠袁術,借袁術兵馬才能攻略下江東。

有人說,孫策明明是帶著孫堅的舊部。孫堅舊部早讓袁術吞了,現在是袁術的兵馬。

換個角度講,袁術不還給孫策他爹的舊部,他能打下江東?何況孫堅原本就是袁術的臣子。

袁術稱帝后,孫策馬上與袁術決裂,割據江東。

並非同行多了,劉備就可以被洗白。我的意思是,古往今來,只有婦人之仁難以成事。

三國有真君子劉虞,他在幽州振臂一呼拉出十萬人反抗公孫瓚,不比劉備荊州十萬百姓相隨影響力差。

可結果證明,真仁義成不了事,君子那一套在亂世吃不開!

仁義也有相對的說法,和劉虞比,劉備比不了。

和曹操孫策之流比,劉備的確稱得上仁義。

三家中只有劉備不曾有過屠城記錄。

黃權投靠曹操,劉備不僅不責怪他,還贍養他的妻兒。你換曹孫試試?

曹孫都變相地向世家讓步,瘋狂剝削百姓時,劉備建立的蜀漢始終堅持蜀科,公平公正,因此與本地世家矛盾嚴重,以至於影響政權穩固。

諸葛亮討伐南蠻,南蠻人心服口服,組建無當飛軍時“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踴躍,以此為榮”試問在異族問題上,孫權對山越人,曹操對匈奴人,哪個比得上蜀漢?

劉備有假仁假義的行為,做過一些不符合道義的事情,尤其以搶奪劉璋的益州令人不齒。

但他符合道義的事同樣做的很多。從底層百姓的角度講,劉備才是混亂年代中的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