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奇招。”

“咱們要防趙雲的騎兵!”

“此吾之所以令後軍推戰車。待戰時,將戰車圍於四周,輕騎無法突入,兩軍對射其便與步卒無異。我軍軍營周圍多有劉備斥候,想來其已知我軍陣型,列好軍陣等我,短時間內我軍怕是難以破陣。”

“趙雲殺回時,看劉備陣型整齊,沒有救援的必要,必突襲我軍。屆時兩側弓弩手調頭轉向,只消幾番輪射的功夫便可教其損失慘重。”

“失去騎兵,劉備就是拔了爪牙的老虎,任他用什麼陰謀詭計,我皆可破之!”潘美眸射精光,臉上洋溢著自信,彷彿已經將劉軍盡數消滅。

“校尉足智多謀,小可佩服!”王韶敬佩道。

潘美輕笑,回到:“子純以‘三奇’聞名軍中,受三公子賞識,此番第一次隨軍便屢出奇謀,美甚是欽佩。”

“三奇”即為“奇計、奇捷、奇賞”。

歷史上,王韶為嘉佑進士。足智多謀,富於韜略,初任新安縣簿,繼為建昌軍司理參軍。

熙寧元年,上《平戎策》,提出“收復河湟,招撫羌族,孤立西夏”方略,為宋神宗所納,被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率軍擊潰羌人、西夏的軍隊,設定熙州,主導熙河之役,收復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餘里,堪稱北宋霍去病。

在截獲公孫威的書信後,便是他提出“先破劉備,後滅公孫”的計策。

“劉備想行佯敗計,便不能大勝我軍,戰時必定有所收斂,是以此時其軍戰力只有十之一二,正是我軍破敵良機。”

“以我軍十足戰力,戰劉備一成戰力,縱兵力不佔優勢,亦可拿下戰局。”

“至於公孫威,他中石校尉埋伏,損失慘重,卒無戰意,短時間內應不能出兵。石校尉可領兵與之對峙,其必不敢輕舉妄動。”

“若是其執意要救劉備,石校尉可傳令安祿山立即反叛,裡應外合戰他一場。”

“雖不能一舉拿下公孫威,但勝在可保證潘校尉於東面戰場順利作戰。沒有劉備照應,公孫威定會退兵堅守渤海。此戰攻守易形,河間無憂,我軍戰略上已經取勝!”

現在回想起王韶的分析,潘美都嘖嘖稱奇。

袁公四世三公,名揚海內,帳下英雄何其之多!

劉備你不過一幽州武卒,士林中不曾聽聞你名,僥倖得了刺史之位,還真把自己視作一方諸侯了,真是可笑。

潘美嘴角噙起冷笑,劉大耳,我今日就拿你的腦袋換取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