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回答:“史文恭、盧俊義、杜壆,連同李助,都出現了。”

孫策坐在主位上,長出一口氣:“忽然發現個事兒,水滸傳的戰力,填得比三國演義高。但你設計的資料裡,三國人物戰力高於水滸人物,怎麼解釋?”

“呂布武力99,關羽武力97,你明顯是按三國演義設計的戰力。”

系統嚴肅答道:“宿主的問題很有含金量!這是宿主第一次提出設定方面的問題。你變聰明瞭,怎麼,在宛城中釋放了幾次後,進入賢者時間,不再整天想美女了?”

孫策滿頭黑線:“別貧嘴。我被你拉到這正史不正史,演義不演義的世界裡,還沒跟你算賬呢。快回答我的問題!再說了,誰攻伐天下不是為了個美人地位啊?”

系統不理會孫策的反問,解釋道:“宿主覺得,我對出自不同演義的人物,平衡力度相同嗎?”

孫策攤開手:“肯定不相同啊!李元霸作為演義中一個人殺死百萬人的玄幻角色被你平衡到幾萬人中殺個郭汜還需要李世民配合,相較之下,我的力量達到你設定裡孫策的水平後,好像有點能喝死一人,用胳膊夾死一人的意思,削弱水平肯定不一樣。”

系統的語氣難得發生了起伏:“宿主高看自己了,原孫策的技能你完全沒有繼承,遠達不到夾死一個喝死一個的地步。”

孫策無語:“別廢話了!回答問題,每次跟你聊天都能氣死我。”

孫策當然氣了,他和系統溝通,不是召喚就是要情報,系統每次都會爆給其他勢力一些人物。

系統順著孫策的話往下講:“你自己都說了,我平衡的力度不一樣。李元霸平衡到105的戰力,比趙雲98高不少,但依舊是李元霸削弱得厲害。在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一類小說中,三國演義人物的戰力最正常,最貼合實際,我削弱力度最小。”

“水滸傳其次,隋唐小說人物削弱力度最大。所以出現了水滸傳明明原著力量更強,資料卻低的現象。”

“目前還未出場的隋唐人物也有如此現象,明明演義中表現優於關張等人,但資料沒有關張高。”

孫策抓住漏洞,十分興奮:“可盧俊義在水滸傳中是戰力天花板啊。他和李元霸同為一部小說中的戰力天花板,上限受小說作者限制,你將武力全定為105,有何不可呢?”

說完,孫策露出奸笑:“是不是設定有問題?有問題就改,然後補償小爺一點全史人物。”

系統的語調恢復正常:“那我問你,次次科舉都會出現狀元郎,狀元郎水平就都一樣嗎?每一個狀元郎都能當上丞相嗎?”

“照你的邏輯,歷朝歷代大一統的帝王們都處於同一水準。你是不是還要推出李淵才能可比劉邦劉秀的結論?”

“李元霸一人砸死一百萬人,盧俊義一人追著一千人砍,這麼大的戰力差距,能劃分到一個檔次嗎?”

“深究當時時代背景,遼國已經離滅亡不遠,軍隊戰鬥力堪憂,本系統完全可以解釋盧俊義面對的都是些酒囊飯袋,一遇到猛人就直接潰敗。”

“正史中劉裕還有一個人追著幾千人殺的記錄呢!你說二者所處地理環境不同,劉裕佔了地形的便宜,本系統還能說盧俊義對手的訓練度比不上劉裕對手呢!”

“那會兒遼軍戰鬥力多低你應該知道的,完顏阿骨打帶著幾千人就把遼國推翻了。”

“吃著國家俸祿的敗類軍人和刀尖上行舔血的賊匪哪個戰鬥力高不需要本系統解釋吧。”

“何況,劉裕也的確追殺了一段距離。”

孫策撇撇嘴:“算了算了,由你由你。資料都是你定的,我有什麼辦法?”

“再扯下去,你都能說關羽在天上的神位比梁山好漢高了!扯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