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稱是,他的身份就正式轉變為劉備的臣子。

藉著孔融的名聲,劉備便可以順理成章地步入天下世家眼中。

青州世家是絕不會反對的,反對就是和天下名儒孔融過不去,誰這麼傻啊。

與其擔憂以後出錢討好袁譚,不如現在大力支援孔融,從孔融身上為自己的家族撈取利益。

反正北海已經丟了,孔融這北海相的位置名存實亡。不如給劉備做一個別駕從事。

孔融也不是特別高風亮節的人。歷史上被袁譚擊敗後,照樣做袁譚的別駕從事。

他起身,鄭重地向劉備行了一禮:“孔融願追隨玄德公,為興復漢室竭盡全力。”

劉備大喜,趕忙起身扶起孔融,說道:“得孔公相助,實乃備之萬幸,漢室之幸也!”

宴席上,看到孔融正式向劉備俯首稱臣,眾人的反應五花八門。

簡雍孫乾喜出望外。別的元從派分子可能不懂孔融稱臣意味著什麼,但他二人知道啊。

就單憑這件事的影響力,劉備在士林中的名望將迅速超越他的主公公孫瓚。

原史中劉備前期沒有智謀之士投靠的缺陷將會被迅速彌補,劉備都能想象到日後賢才匯聚的場面。

這就好比是打遊戲,劉備之前沒有達到招募謀士的條件,所以他招募不到謀士。現在他達到了。

孔融就是那個條件。

任愷孫康二人面色微妙,心想自己家族此前對劉備的投資還是太少,回去要速速發動族人為劉備效力。

滕宗諒則面帶喜色。在青州眾世家中,他是向劉備投資力度最大的,雖說是為了青州百姓而非他劉備,但客觀事實就是滕家出人出物最多。

日後劉備發達,他滕家所獲回報也越多。

所以說,好人有好報。

那些真正為百姓著想的,歷史會回報他們。

豪強派少有人夠資格參加這次宴會,但他們得到訊息後紛紛向劉備報喜。

劉備越好他們越好。

至於孔融這位世家分子會不會侵佔他們的利益,抱歉,他們意識不到。

相反,他們還會熱臉貼冷屁股地討好孔融,只為求得族中子弟的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