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同公孫威會合,一路向北逃跑,沿途收攏潰卒,逃回南皮時,公孫威手下勉強有兩千人。先前攻下的河間城池,皆被袁尚取回。

未到南皮,郭崇範質陳慶之等人已在城門口等候。

公孫威騎馬在前,他的身形消瘦,面色蒼白,顯然受傷不輕。

馬蹄剛歇,範質便疾步上前,長揖到地:“冀州,勝敗乃兵家常事,此番雖挫,然我等根基尚在,切莫傷懷。想昔日高祖數敗於項羽,卻能垓下一戰定乾坤,今我城中糧草頗豐,民心猶向,只需重拾方略,必能東山再起。”

郭崇上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如洪鐘:“主公!末將願以項上人頭擔保,下次交戰必斬安祿山那小人,一雪今日之恥。此番折損,皆因敵軍狡詐,非戰之罪。我等已於渤海重新招募士卒三千人,日夜操練之。只等主公一聲令下,便可再踏征途。”

公孫威環視眾人,看著這些生死相隨的臣子,眼眶微紅,緩緩下馬。

他一一扶起眾人,沉聲道:“吾有諸位,幸甚至哉!此敗,吾之過也,未察敵軍奸謀。但既歸,便與諸位同心,整軍經武,撫卹百姓。來日,必讓那敵軍知曉,我等絕非可欺之輩!”

劉備見公孫威並未因此次大敗而喪失信心,心中鬆了口氣。聽到郭崇又招募到三千士兵時,喜上心頭。

在劉備先破潘美,再敗趙光義後,公孫威的戰略目標已然實現,這場仗算不上大敗,甚至可以說取得了勝利,只不過代價太大。

當初劉備與公孫威制定的戰略目標便是擊敗袁尚有生力量,杜絕其短時間內進攻幽州的可能。

兩場遭遇戰,劉備殲敵近萬人,俘獲敵將兩員,再加上公孫威殺的,就算有安祿山補充,袁尚現在手下估計也就三千多人。

只這三千人,若非公孫威被安祿山陰掉,袁尚守河間都困難。至於攻打渤海,根本不必擔憂。

劉備帶出一萬士兵,三千匹馬,一戰過後有士兵七千餘,兩千多匹馬,還押送著三千俘虜,一日的人吃馬嚼都是天文數字,尤其對於劉備這種窮鬼而言。

何況劉備東面還有一個孔融。

確認渤海無憂後,劉備向公孫威告辭。

大堂中,公孫威烤著火,不時咳嗽幾聲,在純白的布絹中留下斑駁血跡。

劉備輕拍公孫威背部,說道:“公孫冀州身中數刀,這些日子須好生休養才是。”

公孫威淺笑:“我也是沙場宿將,哪是幾刀子能殺死的?”

“戰事既停,青州又有外患,威自不會阻攔劉青州撤軍。今日喚劉青州來,是有要事相商。”

見公孫威面容嚴肅,劉備不明所以,問道:“何事?”

公孫威回到南皮後,軍事交由郭崇,文事交由範質。

一個是協助郭威奪取後漢大權,拜官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後周建立後,歷任武定、鎮安、鎮寧三鎮節度使,官加同平章事的宿將,一個是五代十國至北宋初年宰相,兩人合力將渤海管理得井井有條,少有需要公孫威操心的事情。

正因如此,公孫威刻意喚自己來,劉備才覺得奇怪。

公孫威攤開地圖,手指東光重光二縣:“青州自平原入冀州,途徑此二縣,當知此二縣為平原門戶。若渤海他日落入袁紹手中,必從此二縣攻平原。”

劉備點頭。東光重光位於渤海最東側,旁邊就是平原,也就是劉備的大本營。

“袁軍以此二縣為跳板攻青州,豈不能直接入青州作戰,破壞青州士民生產?”公孫威反問劉備。

劉備更覺得雲裡霧裡,公孫威說的劉備都懂,大可不必專門把他叫來商議這種事情。

見劉備迷茫,公孫威呵呵笑道:“吾欲將此二縣交由青州管轄。吾雖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