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卻是嘆息:“太尉素有兵出潼關蕩平中原之意,只可惜北地羌人作亂,太尉分身乏術,不得不暫且擱置。”

劉備鬆口氣之餘,又抓到一個重點:“太尉如此神武,為何受困於羌人?”

劉備記得光馬超一人就把羌人殺得服服帖帖的,沒道理李淵上臺後對羌人束手無策啊。

黃門答道:“青州有所不知。之前啊,僅靠馬騰馬蕩馬超父子三人就能治理好羌人,可羌人這幾年內部動亂,新上來的家族是完顏家,首領完顏阿骨打甚是狡詐,完顏宗弼完顏陳和尚等宗室亦是驍勇善戰,朝廷因此不得不重視。”

劉備點頭,不出他所料,羌人裡也多了些新人物。

悄悄記下這幾個名字,劉備好生招待黃門一番後,送走其人。

任命既然達到,那之前許諾的官職就到了分出去的時候。相應的,獲利者也要兌換他們的諾言。

接下來這一段時間有夠劉備忙的了。

青州之地,自古以來便是物產豐饒,人口眾多,然在亂世裡,飽受戰亂之苦,三方勢力你爭我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劉備來之前,青州更是被黃巾一通洗劫。

最苦的是老百姓,那些建有碉堡的世家與豪強們受的影響相對較少。

幾萬人的黃巾,青壯不知才佔幾分,分到幾十個渠帥手裡更不知才有幾個,誰願意費時費力費人攻打莊子啊。

洗劫老百姓不香嗎?

因此,青州當地的各族豪強依然有著相當的底蘊和勢力,他們或盤踞一方,守護著家族的產業,或心懷壯志,也期望能在這亂世中尋得明主,成就一番作為。

前文有所交代,李秀成陳玉成二人乃是青州當地小地主,屬於豪強一類,只是家族實力並不強勁。

不過,二人在青州卻吃得很開。世家子弟靠相互吹噓出名,看門第決定地位。豪強不同,他們更推崇那些有真本事的。

畢竟豪強說通俗點就是手裡有地有糧的老百姓,仍屬於被統治階級,需要有真本事的人帶他們跨過階級鴻溝。

像李秀成陳玉成這般智勇兼備的,自然格外受歡迎。

二人當初投劉時並未刻意宣傳,青州豪強聽聞後卻紛紛攜族中子弟到其麾下效力,以至於二人在劉備手下不過半年功夫,所統領的兵力卻只少於關張。

劉備就不得不給二人與資歷、戰功不符的官職了,可以理解為帶資進組。

而這件事帶來的紅利便是豪強推崇劉備,紛紛投資其人。

可以說是投資,也可以理解為對劉備過高封賞李秀成陳玉成的交換。

畢竟他們的直接投資物件是李秀成與陳玉成,族中子弟皆在二人手下任職。

李世賢,李秀成堂弟,太平天國後期名將,同樣因才能而深受豪強歡迎。

李秀成陳玉成二人出征在外,留在平原的李世賢便成了劉備與豪強聯絡的中介。

這日,他早早來拜訪劉備。

當聽聞劉備來到青州出任刺史,李世賢便開始留意起此人的一舉一動。

他親眼見證劉備在平原縣時,對百姓關愛有加,哪怕自身處境艱難,也會盡力去幫助那些貧苦之人;與麾下將士同甘共苦,每有賞賜,皆先分與眾人;對待賢才,不論出身,皆以禮相待,恭敬有加。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蹟,是劉備102魅力的體現,讓李世賢對劉備愈發地欽佩與仰慕,認定劉備就是那能在這亂世中撥亂反正、重振漢室的明主。

一日,李世賢召集了青州各族的豪強們相聚一堂。眾人齊聚在一座富麗堂皇的府邸之中,皆是滿臉疑惑,不知李世賢此番召集所為何事。

待眾人坐定,李世賢緩緩起身,環顧四周,開口說道:“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