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滿月宴之風波一(第2/3頁)
章節報錯
鬧同處過的諸位小姐夫人,此刻目光盡皆被其吸引,神色各異:有真心賀喜,誠摯祝願者;亦不乏有人,唇角雖強牽笑意,眼底妒意卻如幽潭暗流,洶湧難平,更有甚者,已在交頭接耳,意有中傷誹謗之語。
待維萱離開,高燕玲唇角驟撇,酸意頓生,澀聲道:“她能有如今這般風光,不過是走了鴻運。當初失足落水,偏巧為侯爺所救,而後便費盡心機,逼得侯爺將她娶入門。若非如此,這般潑天富貴,怎會落於她身?哼,這世間諸事,有時當真不公!”
王瑜唇角勾起一抹嘲諷淺弧,拖長腔調,聲音尖細,假意勸道:“哎呀,表姐,您還是嘴上留情吧。人家如今可是名正言順的侯夫人,這話若傳出去,恐惹禍上身。咱們吶,當安分守己,莫去招惹權貴,以免引火燒身。”
周晚琴聞此,脆聲開口,語氣篤定:“當日情形,許多人皆親眼所見,不單有陳府小姐,還有蘇府千金。論家世門第,蘇府於朝堂根基深厚,官階遠高於陳府。然結果如何?侯爺執意娶陳府小姐為正妻,蘇府小姐反倒屈居妾室。其中緣由,但凡有眼之人皆能明瞭,自是侯爺對陳家二小姐鍾情已久。若非如此,誰能拿捏得住他,逼他做這等不情願的事兒?我雖為女流,亦懂是非曲直,看不慣有人顛倒黑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周晚琴之所以這般仗義執言,自有底氣。她所嫁之人乃京城羽林衛左統領家的幼子,小兩口日子雖時有吵鬧,平日裡卻如蜜裡調油,溫馨和樂。再者,其母羅氏乃第一任承祥侯,太老爺的侄女,與羅贏為嫡親堂親,自家人焉能不護自家人?
高燕玲本就姿色尋常,平日又訥於言辭,拙嘴笨舌。自嫁去荊州,日子便不得安寧,夫君頻繁攜妾入室,成婚四載,她腹中毫無動靜。婆婆更是百般挑剔,言辭刻薄。她心中苦楚,恰似黃連滿溢。此次藉著祭拜祖父之名,黯然返京,一住兩月有餘,那狠心夫君竟連封家書都未寄來。故而此刻,見昔日宴樂同伴,今時境遇懸殊,既高嫁侯門,又順遂如意,妒火 “噌” 地自心底燃起,瞬間燎原。
俞瑤美目流轉,眸光狡黠,悄然趨近,輕聲問道:“高姐姐,我離京多日,於這城中諸事所知寥寥。聽你所言羅侯爺迎娶陳家二小姐之事,其中莫不是藏有什麼隱秘軼事?難不成是那陳家二小姐攀附高枝,硬賴上了羅侯爺?亦或是使了些不為人知的手段,逼得侯爺不得不將她迎入侯府?高姐姐但說無妨,咱們也好長些見識,日後機緣巧合,沒準也能效仿一二,尋得一高門貴婿呢。” 言罷,以袖掩口,吃吃笑了起來。
薛安之正牽幼女之手,緩步而來。聞俞瑤所言,腳步微頓,聲雖不高,卻威嚴自生:“哪有什麼隱情,不過是羅侯爺對陳二小姐一見鍾情,非她不娶,還特鄭重請王夫人出面牽紅線,保媒求娶。此事,王瑜妹妹最是清楚。當日,可是令堂大人親往陳府促成良緣,你怎會不知?我薛安之最厭有人背後搬弄是非,尤其厭惡女子詆譭女子,此等行徑,實非良善之輩所為,遇上此事我斷不能坐視不管。”
眾人聞聲,忙屈膝行禮,齊聲高呼:“二皇子妃安好。”
王瑜面上瞬間閃過慌亂,隨即堆起招牌乾笑,聲音帶著討好之意:“彼時我年幼無知,未曾聽家母提起過,實在不知詳情。二皇子妃您莫與我一般見識,我笨嘴拙舌,說錯話您多擔待。”
薛安之微微俯身,自袖間取出一方錦帕,輕柔擦拭女兒小手,寵溺盡顯。繼而起身,目光悠悠望向俞瑤,不緊不慢,語帶訓誡之意:“太子妃姐姐向來溫婉賢淑,乃吾輩女子楷模典範。常言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姐姐這般出眾,妹妹卻這般尖酸刻薄,喜好探人隱私,實在有些失了分寸,身為女子,言行舉止當慎之又慎,莫落人口舌。”
俞瑤聞此,面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