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奔赴戰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許久,她才輕聲開口:“我這兒…… 也有侯爺留下的一封信。想來他籌劃已久,連我都被瞞得死死的,也不知究竟是何時出發的。好在有桂青跟著,侯爺和他都懂些拳腳功夫,一路上應不會有大礙。”
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信封。心中暗想:也不知他現下走哪了,一路可還順利。
且說那學士府中,亦有一番波折。此前林允澤堅執要赴沙場,林鶴瀟苦心勸誡,言辭懇切,怎奈允澤執念如磐,絲毫不為所動,自此便被囚於府內,林鶴瀟遣了四名小廝輪番看守,除卻飲食供給,不許其踏出院門半步。
值此炎夏,暑氣蒸人,小廝們連月未得安寢,早已神思倦怠。林允澤這些時日倒也安生,未起波瀾,小廝們便漸生懈怠之意。孰料夜半更深之際,那林允澤覷得間隙,翻牆逃跑。
林鶴瀟聞得此訊,只覺雙腿發軟,幾欲癱倒,須臾間,怒從心頭起,嗔目切齒道:“定是那陳家女子對允澤施了蠱,令其心性大變!若非如此,為何自打遇她之後,允澤便一門心思奔赴疆場,往昔可從未露過這般苗頭。”
,!
林夫人聞聽愛子出逃,恰似五雷轟頂,悲慟難抑,哭得肝腸欲斷。順手操起屋內汝窯珍品花瓶,奮力擲於地上,“哐啷” 一聲,花瓶碎作齏粉。繼而惡狠狠道:“我定要去陳府,尋那狐媚女子問個究竟,為何要蠱惑我兒涉險拼命!來人吶,速去備車!”
林景澤得知下人稟報三弟出逃一事,心急火燎疾步趕往雙親所居軒煜院,剛入庭院,便聞母親叫嚷著要往陳府找那陳家三小姐算賬。
林景澤搶步上前,沉聲道:“母親萬不可如此行事,無憑無據,怎能貿然怪罪陳家姑娘蠱惑三弟?三弟已然十九,心智成熟,豈會輕易為人所惑?許是那日我與他一番言語,令三弟有所觸動,方萌生赴軍中立功之志,若真有錯,亦是孩兒之過,與旁人無關。”
林夫人一把揪住景澤衣衫,急切追問道:“你與允澤說了些甚?速速道來。”
林景澤整了整衣衫,緩聲道:“當日,我與三弟言及,如今家中,父兄一輩漸顯頹勢。父親雖位居內閣學士,然近些時日,聖眷漸薄,待父親致仕歸鄉,我林家往昔榮光恐難再續。二叔遠在異鄉為官,不過區區六品,難有大作為。三叔則漂泊四海,蹤跡難覓。這般境地,林家青黃不接,我等身為簪纓世家子弟,既承祖蔭,當以光大門楣為畢生所求。”
林夫人聽聞兒子所言,仿若失了全身氣力,癱坐於椅上,涕泗橫流。林鶴瀟亦是老淚縱橫,喟然長嘆:“原是允兒心繫林家啊,皆是為父無能。彼時皇上厭戰之意明顯,禮部尚書王順率先倡言,稱和談方為上策,可保國力、軍力、財力不失。為父不過順應聖意,跟著王順附議與匈奴和談,誰料敬國公與秦太師力主征伐,皇上為此在後宮避居多日,末了竟改了主意,而後對我與王順便日漸疏遠。為父當日真不該貿然參和,現在悔之晚矣。”
景澤見父親如此懊惱,恭聲道:“父親切莫過於傷懷自責。三弟如今弱冠之年,七尺昂藏之軀,自幼勤習武藝,功底頗為紮實,尋常武夫絕非其對手。況那軍中,二皇子素懷愛才之心,大哥昔日為二皇子伴讀,兩人相處十數年情誼匪淺,我林家與二皇子府也因此素有往來,淵源頗深。三弟此番投身二皇子麾下,有這層情分在,二皇子殿下定會對三弟照拂一二。”
言至此處,景澤略作停頓,抬眸望向父親,眼中滿是懇切:“皇上最忌臣子揣測聖意。父親日後定當謹言慎行。過往之事,不過是朝堂風雲詭譎下的無奈之舉,您一心為國,當日順應聖意建言,並無大錯。當務之急,是盼三弟于軍中建功立業,為我林家掙得榮光,屆時,聖眷重回,林家定能再度熠熠生輝。還望父親寬心。”
林鶴瀟聽了景澤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