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蘇長寧的算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近來,承祥侯府吉瑞盈門,喜訊紛至沓來,府內處處洋溢著喜氣。自羅贏奔赴前線月餘,維萱再度有孕,喜訊傳來,瞬間吹散了太夫人多日來對孫子的擔憂,老人家喜極而泣,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未幾,前線軍報傳至府中,羅贏因屢立奇功,且驍勇善戰,已升任副都尉。與此同時,尚在襁褓之中的羅宏熹,未等侯府正式奏請冊封,聖上竟主動降下恩澤,親賜世子之位。此等殊榮,令侯府蓬蓽生輝,闔府上下皆感恩戴德,無不歡喜。
在承祥侯府一片張燈結綵、喜樂融融之中,卻有一處角落被陰霾籠罩,蘇長寧宛如隱匿在暗夜的幽靈,獨自站在陰影裡,那張原本嬌俏的面容此刻滿是陰鬱與憤恨。
心腹丫鬟紅燕,與白姨娘身邊翠竹關係極好,紅燕拜託翠竹從葉媽媽兒媳口中套出江姨娘真正死因。翠竹趁著葉媽媽兒媳當值疲憊之機,備上一壺好酒,幾杯酒下肚,葉媽媽兒媳言語也漸漸沒了分寸。吐露了諸多往昔秘辛。
當日江姨娘為著蘇長寧嫁入高門,鬧到了侯府門前,撒潑哭鬧,全然不顧體面,強逼羅贏迎娶蘇長寧進門。這番行徑激怒了太夫人,遣秦媽媽上門問罪蘇南易。蘇長寧的父親蘇南易為了平息太夫人的怒火,親自上門賠罪,歸家之後,直接將江姨娘發配到了莊子上。那時,他念及舊情,到底沒要江姨娘的性命。
可誰能料到,陳夫人極其護短,尤其在關乎自家女兒陳維萱名節一事上,寸步不讓。江姨娘當日在大庭廣眾之下宣揚陳維萱落水之事,本就引得眾人側目,閒言碎語漸起。陳夫人聽聞後,怒不可遏,氣勢洶洶地上門問罪。蘇南易權衡再三,為了給陳夫人一個交待,迫不得已,狠下心腸處死了江姨娘。
蘇長寧聽完這些過往,雙手緊握,指節泛白,眼中恨意如燃燒的炭火。在她心裡,這筆血債自是要算在陳維萱身上,她暗暗發誓,定要讓陳維萱為江姨娘的死付出代價。
自上次在侯府的那場相遇之後,蘇長寧與三皇子趙錦旭便勾搭上了。此後,二人隔三差五便尋機外出幽會。蘇長寧假借為侯爺羅贏祈福之名,每月便攜著貼身丫鬟紅燕前往靈湘寺。在外人看來,她善良虔誠,可實則,她卻是與趙錦旭在那隱秘之處互訴衷腸、親暱廝混。
太夫人向來覺著蘇長寧柔順安靜,仿若一灣靜謐的湖水,從未泛起過一絲叛逆的漣漪,因而對她深信不疑。見她不論颳風下雨,每月都雷打不動地前往靈湘寺為羅贏誠心祈福,太夫人心中大為觸動,待她與往昔相較,竟是親暱了許多。
這一日,畫舫艙內,蘇長寧與趙錦旭一番繾綣過後,她眼眶泛紅,淚眼婆娑地凝視著趙錦旭,帶著幾分楚楚可憐,輕聲問道:“殿下,您預備何時迎我入府?咱們這般偷偷摸摸,仿若行走在刀刃之上,若是哪天不慎被人察覺,我怕是唯有一死。可若進了皇子府,哪怕只是粗茶淡飯,只要能與您日日相守,我心中亦是歡喜的。”
趙錦旭聞言,伸出手,輕輕拍了拍蘇長寧的胳膊,似是安撫,又似在思索,緩聲道:“再耐心等等,羅贏才立下戰功,父皇才剛剛嘉獎過侯府,你們侯府此時風頭正盛,我若貿然前去要人,豈不是公然打羅贏的臉,觸了父皇的逆鱗?我聽父皇身邊伺候的小太監透露,不日便要給我和老二封賞,依我看,十有八九是封親王。待過些時日,待這風頭過去,我親自去同太夫人言明。她縱然品級再高,又怎敢拂親王的顏面?”
蘇長寧聽聞此言,眼中瞬間閃過一抹驚喜與期待,她痴痴地望著趙錦旭,滿目傾慕,柔聲道:“還是殿下深謀遠慮,旁人即便浴血奮戰、馳騁沙場,也未必能博得如此恩寵,您未曾踏足戰場,卻能與二皇子一同封親王,可見皇上對您的寵愛之甚。說不定,日後那至高無上的皇位,都是您的呢。”
趙錦旭聽了這番奉承,心中恰似被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