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九年,深秋。

錢塘江上薄霧漫漫,晨曦中只見幾葉漁船在霧中時隱時現。岸邊的柳樹已經泛黃,秋風拂過,落葉紛紛。

柳婆婆的麵攤剛剛開張。這個位於江邊的小攤子,是附近漁民們每天必經的地方。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一擔面已經挑了二十多年。

"柳婆婆,今天的湯看起來格外香啊。"一個身著青衫的年輕人走來,正是剛到錢塘不久的遊醫華安。

"可不是,"柳婆婆笑道,"今天難得進了些好料,特意熬了一鍋魚骨湯。小華大夫要不要嚐嚐?"

華安在攤邊坐下:"來一碗吧。這魚骨湯怎麼熬的,竟然這麼清香?"

"這是老手藝了,"柳婆婆一邊下面一邊說,"先用薑片去腥,再加入一點當歸,最後放入"

話未說完,江邊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只見一隊侍衛打扮的人匆匆而來,為首的是個身著紫袍的中年人。

"快看,是趙大人,"旁邊的食客小聲議論,"聽說他是宮裡的御膳總管。"

趙總管在攤位前站定,神色倨傲:"老婆子,聽說你這麵湯有獨特之處?"

柳婆婆連忙點頭:"不敢當,不過是些粗淺手藝"

"行了,"趙總管打斷她,"今日陛下微服出訪,想嘗些市井小食。你且好好準備,若是伺候得當,少不了你的好處。"

話音剛落,又一群人從遠處走來。為首的是個身著淡青色長袍的清瘦男子,看上去三十出頭,面容清秀,舉止優雅。雖然衣著樸素,但那份與生俱來的貴氣卻掩飾不住。

華安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正是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走到攤前,輕輕揮手示意隨從退後。他的目光在柳婆婆和華安身上停留片刻,最後落在那口冒著熱氣的大鍋上。

"這就是錢塘城裡最有名的魚骨面?"他的聲音溫和,帶著一絲文人特有的柔和。

柳婆婆有些侷促:"不敢當,不過是些粗茶淡飯"

"婆婆不必緊張,"李煜在華安身邊坐下,"就照平常那樣來一碗吧。"

趙總管連忙上前:"陛下,這怕是不妥"

"無妨,"李煜擺擺手,"朕就想嚐嚐平民百姓每日吃的東西。"

華安注意到,當李煜說"朕"這個字時,眼中閃過一絲淡淡的無奈。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疲憊,彷彿這個稱謂本身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柳婆婆的手有些發抖,華安見狀,主動幫忙:"婆婆,我來幫您盛面吧。"

"多謝小哥,"柳婆婆鬆了口氣,小聲道,"今天的湯還是按你教的方子熬的。"

李煜聞言看向華安:"哦?這位小哥懂得烹飪之道?"

"不敢當,"華安恭敬答道,"在下不過是個遊醫,偶爾琢磨些養生的小道而已。"

"醫食同源,"李煜若有所思,"難怪這湯香中帶著一股藥香,想必加了些養生的藥材?"

華安有些驚訝,沒想到李煜竟能一聞就識出湯中的藥香。他正要回答,那碗熱氣騰騰的面已經端到了李煜面前。

清澈的湯底上,飄著幾片翠綠的青菜,白玉般的麵條下隱約可見幾片晶瑩的魚肉。最特別的是那層淡淡的金黃色油光,在晨光中泛著誘人的光澤。

李煜拿起筷子,先嚐了一口湯。他微微閉上眼睛,彷彿在品味著什麼。片刻後,他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這湯"他看向華安,"除了當歸,是不是還加了一味特別的藥材?"

華安點頭:"陛下好眼力,確實加了一味藥。那是產自建康的野生山藥,性味甘平,不僅能養胃,還能安神。"

"難怪,"李煜品了一口面,"這麵條的筋道中帶著一絲特別的香甜,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