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汴京,處處透著蕭瑟。範府前的老銀杏樹葉子已經泛黃,隨風飄落,給這座莊重的宅院增添了幾分悽清之意。

華千機站在範府門前,心情格外沉重。自從得知范仲淹決定致仰,他已經好幾日未能安眠。今天是範公告老還鄉前的最後一頓家宴,他提前備好了幾道養生膳食,準備為恩師餞行。

\"華醫者來了。\"管家引他進門,\"老爺正在書房等您。\"

穿過庭院,遠遠就看見那間熟悉的書房。多少個日夜,他在這裡聆聽範公教誨,學習為官之道、處世之理。

推開門,范仲淹正在整理書籍。書架上的典籍已經收拾得七七八八,只剩下幾本常用的還擺在案頭。

\"先生......\"華千機鼻子一酸。

\"來了?\"范仲淹回頭,臉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笑意,\"坐吧,讓我看看你今天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華千機將食盒一一開啟:人參燉雞、山藥羹、枸杞炒青菜......每一道都是範公平日最愛的養生菜品。

\"好啊,\"范仲淹笑道,\"你這孩子,總是這麼細心。\"

\"先生身子不好,這些都是調養的佳品。\"華千機一邊佈菜一邊說,\"今後回了鄉,可要記得......\"

聲音哽咽,說不下去了。

范仲淹給他斟了杯茶:\"坐下說話。這些年,你跟在我身邊,學的不只是醫術,更要明白為政之道。\"

\"先生教誨,學生永世不敢忘。\"

\"你可知道,\"范仲淹品了口羹,\"為何我當年會特意點名要你來做我的食醫?\"

華千機一怔:\"這個...學生一直不明白。當時京城名醫眾多,學生年輕資歷淺......\"

\"正是因為你年輕。\"范仲淹放下碗筷,\"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你說的那番話嗎?\"

\"記得,\"華千機回想道,\"那天先生問我如何看待醫道,學生說:醫者,不僅治病,更要治根。就如同治國,不能只治表象,更要醫國之本。\"

\"不錯,\"范仲淹欣慰地點頭,\"正是這句話打動了我。你知道嗎?這些年來,我見過太多隻懂得投機鑽營的官員,也見過太多隻知道隨波逐流的醫者。但你不同,你懂得'本'。\"

說著,他指著桌上的菜品:\"就拿這些菜來說,表面上是在調養身體,實際上卻是在調理根本。就像這碗山藥羹,不只是補脾養胃,更重要的是......\"

\"達到'心安'。\"華千機接道,\"先生常教導我:養生之道,關鍵在養心。心安則身安,心正則身正。\"

\"正是如此!\"范仲淹讚許地說,\"這和治國何其相似?朝廷上下,不也是一個大的身體嗎?要讓這個身體健康,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太平,更要從根本上醫治。\"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秋日的陽光斜照進來,為他消瘦的身影鍍上一層金邊。

\"這些年,我力主改革,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說我不懂變通,不知進退。\"范仲淹苦笑,\"但我始終堅信:為官者如同醫者,要以天下蒼生為念,而不是為了一己之利。\"

華千機聽得入神:\"先生的'為天下先憂而憂,為天下後樂而樂',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你能明白就好,\"范仲淹轉身,目光炯炯,\"我今天要告訴你一件事......\"

范仲淹走到書架前,從一個暗格中取出一封陳舊的信件:\"這是先帝駕崩前秘密交給我的手詔。\"

華千機恭敬接過,只見信封上蓋著御用密印,開啟后里面是一張泛黃的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