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臨安重建,東山再起(第3/4頁)
章節報錯
....\"蘇青檸若有所思。
\"沒錯,\"史俊正色道,\"希望蘇供奉能擔任臨安府的糧食顧問,協助我們調節糧價,安定民心。\"
蘇青檸看了看在座的幾位望族。這些人雖然沒說話,但顯然都在等她的回應。她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下官斗膽引薦一下,\"史俊指著其他幾位道,\"這位是鹽商錢老闆,這位是米行張東家,這位是布莊沈掌櫃......\"
\"諸位遠道而來,蓬蓽生輝,\"蘇青檸做了個請坐的手勢,\"既然大家都在,不如讓我講講我的想法?\"
她取出一份地圖,指著臨安城的佈局說:\"依我看,要解決糧價問題,關鍵在於三點......\"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裡,蘇青檸詳細闡述了她的計劃:首先在城內設立平價糧店,由府衙和各大商家輪流供應;其次改良倉儲技術,減少糧食損耗;最後創立糧食調劑所,實現餘糧調配。
\"妙啊!\"史俊連連點頭,\"如此一來,既能穩定糧價,又不會傷及商家利益。\"
\"不過要實現這些,還需要諸位大力支援,\"蘇青檸說,\"比如在糧食調劑方面......\"
她看向米行張東家。張東家立刻會意:\"這個好說,我們可以提供倉儲場地。\"
\"布莊和鹽行也可以配合運輸,\"沈掌櫃插話道,\"反正我們的馬車經常空跑。\"
\"如此甚好,\"蘇青檸微笑,\"另外,我準備在'食醫齋'開設一個茶會雅室,專門為諸位解決飲食調理問題。\"
眾人眼前一亮。他們都知道蘇青檸在養生膳食方面的名聲。這等於是給了他們一個獨特的社交場所。
\"那這'食醫齋',可否讓我們也參股?\"錢老闆終於開口,\"我聽金兄說,蘇供奉有個新奇的合作方式......\"
\"自然歡迎,\"蘇青檸說著,又取出幾份文書,\"這是詳細的章程,諸位請過目。\"
就這樣,一個橫跨官商兩界的合作網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對了,\"史俊突然想起什麼,\"聽說康王殿下特意賜了宅院給蘇供奉?\"
\"正是,\"蘇青檸點頭,\"就在清波門......\"
\"那可真是巧了,\"史俊笑道,\"下官正準備在那邊修建一座糧倉,到時候還要請蘇供奉多多指教。\"
眾人又聊了一會,直到夜色漸深才告辭離去。
送走客人,老孫忍不住感嘆:\"蘇掌櫃,您這一手真是高啊!短短一天,就把臨安的官商兩道都拉攏住了。\"
\"這只是開始,\"蘇青檸望著窗外繁華的街景,\"要想在臨安站穩腳跟,光有人脈還不夠。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蘇青檸說著,取出幾張圖紙,\"老孫,這是我設計的店鋪佈局,你看看。\"
圖紙上詳細標註了'汴京味道'和'食醫齋'的內部結構。前者延續了汴京店的親民風格,後者則處處彰顯雅緻。
\"這'食醫齋'倒是新鮮,\"老孫仔細看著,\"竟然分成了四個區域?\"
\"沒錯,\"蘇青檸解釋道,\"外間是尋常食客用餐的地方。內室分三區:一是養生膳堂,專門提供調理餐食;二是茶會雅室,供達官貴人社交;三是醫食書房,用來研究養生之道。\"
\"這般講究,怕是要不少人手吧?\"老孫有些擔憂。
\"所以我準備在這邊開個廚藝學堂,\"蘇青檸指著圖紙的一角,\"既可以培養人才,又能增加收入。\"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