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洪武十二年四月(第2/4頁)
章節報錯
四個州縣,一時間,聲勢浩大,震動四方。
第三幕:朝堂震驚
旁白:四川眉縣百姓起義的訊息如疾風般傳至應天府,朝堂之上一片震驚。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憤怒。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說道):小小眉縣百姓,竟敢聚眾起義,斬殺朝廷命官,佔據州縣,這是公然挑釁我大明的威嚴!眾愛卿,可有良策應對?
丞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此等叛逆之舉,絕不能姑息。當務之急,應立即派遣大軍前往征討,將這些亂民一網打盡,以儆效尤!
旁白:眾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然而,此時,劉伯溫卻微微皺眉,面露憂慮之色。
劉伯溫(上前,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僅僅依靠武力解決。百姓起義,必有其緣由。此次四川眉縣百姓起義,恐怕是因為當地賦稅徭役過重,百姓難以承受所致。若只是一味地派兵鎮壓,雖能暫時平息叛亂,但日後恐再生禍端。
朱元璋(目光轉向劉伯溫,神色稍緩):劉伯溫,你所言不無道理。但如今叛軍聲勢浩大,若不及時鎮壓,恐會危及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穩定。你可有兩全之策?
劉伯溫(沉思片刻,說道):陛下,可先派遣大軍前往征討,以武力震懾叛軍。同時,派人深入四川,調查當地賦稅徭役情況,若確實存在過重的問題,可適當減免,安撫百姓。如此一來,或許既能平定叛亂,又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朱元璋(微微點頭,思考片刻後說道):就依你所言。朕命東宮屬官蝦仁統率三萬大軍,會同四川都指揮音亮一同前往征伐。同時,派專人前往四川調查賦稅徭役之事,務必給朕一個詳實的報告。
旁白:蝦仁領命,心中滿是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他深知此次任務艱鉅,但也堅信自己能夠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平定叛亂,為朝廷立下大功。
第四幕:出征前夕
旁白:蝦仁在應天府的校場上,正在緊張地籌備出征事宜。他身著鎧甲,英姿颯爽,看著眼前整齊排列的三萬大軍,心中充滿了信心。此時,音亮從四川趕來,與他會合。
蝦仁(迎上前去,熱情地說道):音亮將軍,久仰大名!此次能與將軍一同出征,平定叛亂,實乃幸事!
音亮(拱手行禮,沉穩地說道):蝦大人客氣了。此次叛亂髮生在四川,我作為四川都指揮,本就責無旁貸。只是這叛亂的百姓眾多,且熟悉當地地形,我們切不可輕敵。
蝦仁(自信地一笑):將軍放心,我自幼熟讀兵書,征戰多年,豈會怕這些烏合之眾?此次出征,我定要將他們一網打盡,讓他們知道,反抗朝廷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音亮(微微皺眉,欲言又止):蝦大人,這些百姓並非天生叛逆,他們也是被生活所迫。或許我們在征討的過程中,也應考慮一下如何安撫他們,以免激起更大的民憤。
蝦仁(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將軍不必多慮,對待這些叛逆,就該用強硬的手段。只要我們將他們打敗,他們自然就會乖乖聽話。
旁白:音亮見蝦仁如此堅決,便不再多說什麼,但心中卻隱隱擔憂,單純的武力鎮壓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
第五幕:初次交鋒
旁白:蝦仁和音亮率領大軍抵達四川后,迅速向起義軍盤踞的地區進發。經過一番偵查,他們找到了起義軍的一處營地。
蝦仁(站在高處,看著起義軍的營地,下令道):全軍聽令,今晚三更,發起突襲,務必一舉攻破叛軍營地!
旁白:三更時分,月色朦朧。明軍如潮水般衝向起義軍營地。起義軍雖然事先有所防備,但面對訓練有素的明軍,仍顯得有些慌亂。
彭普貴(手持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