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洪武九年八月(第2/4頁)
章節報錯
部尚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修繕忠臣烈士祠,當選用上等材料,確保祠宇堅固耐用。臣定會精心安排工匠,力求將忠臣烈士祠修繕得莊嚴肅穆,以彰顯忠臣烈士的榮耀。”
朱元璋(微微點頭,滿意地說):“好,此事就由工部負責。所需錢糧,戶部全力配合。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修繕,不得延誤。”
戶部尚書(跪地領命):“臣遵旨!臣定會合理調配錢糧,確保修繕工程順利進行。”
旁白: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領命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工部尚書組織工匠,勘察忠臣烈士祠的損毀情況,制定修繕方案;戶部尚書則統計修繕所需的錢糧,與各地官府協調,確保物資充足。而在這一系列事務進行的同時,禮部尚書也在為巡視陵寢的事宜忙碌著。
第三幕:巡視啟程
時間:洪武九年八月初十,清晨
地點:應天府城門
場景:應天府城門處,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禮部尚書親自率領巡視官員們,準備啟程前往各地巡視歷代帝王陵寢。巡視官員們身著整齊的官服,騎著高頭大馬,精神抖擻。
禮部尚書(神色莊重,對巡視官員們說):“此次巡視陵寢,責任重大。諸位務必認真勘察,如實記錄。每一處陵寢的狀況,都關乎我大明對歷史的尊重,不可有絲毫懈怠!”
巡視官員甲(拱手行禮,堅定地說):“大人放心,卑職定會竭盡全力,完成使命!”
巡視官員乙(也拱手說道):“此次能參與巡視陵寢,是卑職的榮幸。卑職定當不負大人和陛下的期望!”
旁白:這些巡視官員們,肩負著皇帝的重託,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之心,踏上了巡視之路。他們將前往全國各地,包括陝西的黃帝陵、河南的太昊陵、浙江的大禹陵等。這些陵寢,分佈在不同的地理區域,見證了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
黃帝陵,位於陝西橋山,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寢,被譽為“天下第一陵”。這裡山川壯麗,景色宜人,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祀黃帝的聖地。太昊陵,在河南淮陽,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大禹陵,地處浙江會稽山,是夏朝開國君主大禹的陵墓。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他的功績被後人傳頌不衰。
巡視官員們沿著官道前行,一路上,他們看到了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也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每到一處陵寢,他們都認真勘察,與當地官員和百姓交流,瞭解陵寢的保護情況。而此時,在應天府,忠臣烈士祠的修繕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第四幕:祠宇修繕
時間:洪武九年八月中旬,上午
地點:應天府忠臣烈士祠
場景:應天府忠臣烈士祠內,一片忙碌景象。工匠們有的在搬運石材,有的在粉刷牆壁,有的在雕刻花紋。工部尚書親自在現場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工部尚書(對工匠們說):“大家加把勁!一定要把忠臣烈士祠修繕得漂漂亮亮的,讓忠臣烈士們的英靈得到安息!”
工匠甲(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大人放心,我們一定用心修繕。這些忠臣烈士都是英雄,我們不能辜負他們!”
工匠乙(點頭表示贊同):“是啊,能參與修繕忠臣烈士祠,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一定把活兒幹好!”
旁白:應天府的忠臣烈士祠,供奉著許多為明朝建立和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忠臣烈士。他們有的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有的在政治上直言敢諫,他們的事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此次修繕,不僅是對他們功績的肯定,也是對後人的一種教育。
在修繕過程中,工匠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祠內的一